金华市永康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25 金华市永康市统计局

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农业生产整体稳定;工业生产发展增势强劲;对外贸易大幅增长;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年增量突破亿元大关;信贷投放规模迅速扩大,效益明显上升;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城市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52.3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17.6亿元,增长11.1%。

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全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4%、70.8%和23.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8.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4%。

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发展。全市有2889人享受生活最低保障,比上年增35.8%。

劳动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解决劳动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年末全市有各级职业介绍所9个,全年组织1974人次参加了各类就业培训,比上年增长7.2%,安置城镇失业人员983人,比上年下降8.5%,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1707人,比上年末增长13.2%。

金融部门不断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扩大贷款规模,加大了对基础设施、企业技改和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突破性进展,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管理得到加强,集镇建设有了新进展。

此外,小治炼整治和产品质量整治成效明显、企业改制进展顺利、科技创新势头良好。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工业上规模企业不多,名牌产品、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太少。

二、农业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农业增加值4.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粮食生产受市场、气候、种植结构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14.7万吨,同比下降16.1%。水果产量2.7万吨,比上年下降28.5%。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3公顷、低产林改造90公顷、迹地更新100公顷;幼林抚育面积1000公顷,同比增长194.1%,成林抚育面积680公顷,同比下降32.0%,零星植树38万株,同比增长5.6%。

畜牧业、渔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肉类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41.7%。水产品产量5607吨,比上年增长7.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有所改善。全年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劳力760万工日,比上年增长21.8%,完成土石方520万立方米,减少7.1%,总投资达5800万元,增长71.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94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3.53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2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6.6%;农用小型拖拉机4407台;农用载重汽车560辆;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9941吨,比上年增长0.2%;农村用电量12084万千瓦小时,增长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和销售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在总计中,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2亿元,增长22.7%;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2亿元,增长3.3%。

据统计,全市2000年工业企业生产的部分主要产品产量:小型拖拉机35072台,比上年下降7.8%;农用运输车22105辆,下降18.6%;纱8036吨,增长9.1%;摩托车78295辆,增长77.4%;供电量61476万千瓦小时,增长31.3%。按统计口径范围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企业生产的部分主要产品产量:电动工具841万台,增长38.9%;纯净水12695吨,增长2.2%,油漆1942吨,增长14.1%,铝及铝合金锭42000吨,增长4.4%;台称2.4万台,下降11.7%;手工工具536万把,下降23.4%等等。

2000年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6468万崐元,比上年增长20.8%,亏损企业亏损额1145万元,增长53.6%;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税利6.9元,下降0.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3.57%,下降0.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5.5%,下降0.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46228元/人,增加6326元/人;资产负债率55.1%,下降0.6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9.1%,上升6.1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1.5%,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评价考核综合得分163.6分,比上年增加4.1分,位居金华八县市第二名。

建筑业继续推行建筑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企业效益明显改善。2000年新开工项目应招标工程78项,实际招标78项,招标率达100%。从建筑业报表汇总数据看:2000年我市经批准登记的资质等级4级以上建筑企业有21家;年平均从业人员0.69万人,比上年增长4.5%;建筑业增加值12168万元,增长41.4%;施工工程个数587个,比上年增长16.0%,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2万平方米,下降17.9%;全年竣工面积26.1万平方米,增长9.2%;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80.5%;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9172元/人(按自行完成施工产值计算),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利润总额1666万元,增长6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增长44.1%。其中,国有等单位完成投资11.8亿元,增长52.4%;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完成投资1.8亿元,增长12.5%;私营个体企业投资4.3亿元,增长95.5%;城乡居民建房投资

1.9亿元,下降4.8%;房地产开发投资0.8亿元,增长26.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从产业投向看:增量最多,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分别是增加3.5亿元和占90.0%;增长速度最高的第二产业,增长了131.3%。从行业投向看:主要投在社会服务业(城市建设)、交通运输业、科教文卫、国家机关、工业,分别占总量的26.1%、17.4%、17.3%、11.5%、9.7%。

2000年建成或基本完工的主要建设项目有:永东二线工程、330国道入城口、华溪东西路、华溪南北路、紫微南路、丽州南路、华丰西路、步行街一期工程、城东桥、三眼井桥、城东桥、客运西站、古丽信用社办公楼、永康日报社办公楼、华联商厦扩建项目、市急救中心综合楼、烟花爆竹仓库、四镇(古山镇、桥下镇、胡库镇、四路镇)供水工程、明珠学校校园改造工程、第二中学风雨操场、学生宿舍等等;完成较大规模的技改项目(城镇)有:电信局程控交换机、接入网设备一期工程,供电局农网改造工程等等;另五金工业园一期工程、五金城二期工程、古丽一初、行政中心等项目建设前后期工程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