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兰溪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兰溪市统计局 二○○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2008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深入实施强工兴市战略,全力以赴抓发展,攻坚克难搞建设,真心实意促民生,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4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2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89.8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38.78亿元,增长10.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8%,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3%,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2%,下降0.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685元,增长12.3%。 图1 2004—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快上涨。据抽样调查,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8%,居住类价格上涨4.7%。(见图2、表1)。 图2 2004年—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表1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 5.7 一、食品 12.8 其中:粮食 5.7 油脂 29.0 肉禽及其制品 17.9 蛋 4.0 菜 14.9 干鲜瓜果 7.2 二、烟酒及用品 2.2 三、衣着 3.9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2.5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8.6 六、交通和通信 -6.2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8 八、居住 4.7 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年内新增就业岗位8470个,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1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万人。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2008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分别比上年增5.4%和1.6%,粮食总产量为13.66万吨,增8.6%(见表2),其中晚稻总产量为1.35万吨,增7.5%。 主要经济作物有增有减。其中油料14.04万亩,比上年增长54.8%,棉花播种面积6.1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7.29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23.6%和1.5%。 畜牧业生产增长较快,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年内出栏肥猪35.31万头,同比增长6.7%;家禽饲养量达998.08万羽,同比增长19.8%;肉类总产量3.42万吨,同比增长4.6%;禽蛋产量1.85万吨,同比下降12.1%。水产品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9.6%,。 现代农业发展迈开新步子。全年净增有效灌溉面积750亩,新增机电排灌面积750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7.3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 表2 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减% 粮 食 万吨 13.66 8.64 蚕 茧 吨 1120 -39.66 油菜籽 万吨 1.57 57.47 糖 料 万吨 3.01 7.31 棉 花 吨 6758 17.02 蔬 菜 万吨 10.36 1.73 茶 叶 吨 1254 0.40 禽 蛋 万吨 1.85 -12.14 水 果 万吨 10.37 12.26 珍 珠 吨 227 -19.84 其中:柑橘 万吨 3.37 20.67 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农资金达6.36亿,同比增长13%。农业竞争力继续提升,新增各类无公害或有机、绿色认证农产品7个。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90家,金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兰溪获“中国蜜蜂之乡”称号。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成乡镇农民之家4处。农业基础保障进一步加强,实施“强塘固房”工程,启动金山头、高潮两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18公里渠系配套,清理整治河道10公里。加固农防5.7公里。建成标准农田2.83万亩。“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深入推进,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58万人,转移就业7100多人。“农家乐”乡村游发展态势良好,诸葛镇成为金华市首个省级旅游强镇,星级农家乐经营户达到53户。启动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推进下山脱贫工作,下山搬迁农户619户。农村环境逐步改善,完成100个村的村庄整治工程,两个街道实现整体整治,65个村生活污水实行生态湿地处理。完成2300多户沼气国债项目,治理77家规模养殖场,新建11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所有整治村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实施上华等11个乡镇农民饮用水工程,新增受益人口10万人。建设城乡绿色长廊108公里。落实库区移民扶持项目256个。完成新农村电气化改造131个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效益下滑。2008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 8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0.0%,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是我市GDP的主要来源和重要支撑力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2亿元,销售收入325.6亿元,分别增长14.1%和10.7%。 企业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61亿元,增长54.7%,购置技术成果费用1157万元,增长41.9%。新产品产值17.51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5.1%。获省级重大科技项目8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9只,专利申请数增长126%,新增技术研发中心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 随着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成效的逐步显现,主要行业产品产量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见表三) 表3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减%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48.8 14.4 水泥 万吨 931.7 -7.5 味精 吨 5770 -29.1 其中:散装水泥 万吨 571.3 0.2 化学纤维 吨 1896 -60.0 水泥熟料 万吨 335.6 -11.4 纱 吨 47947 12.7 精炼铜 吨 43401 17.3 布 万米 45934 13.1 原铝(电解铝) 吨 60708 -38.1 服装 万件 1123 -8.2 铝合金 吨 94108 83.6 纸浆 吨 17923 8.36 铜材(铜加工材) 吨 49467 22.5 机制纸及纸板 吨 23438 72.9 铝材 吨 28300 -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