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兰溪市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3 金华市兰溪市统计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城北铁路公路立交桥已建成通车,特种水泥厂新厂建成投产,溪西10万吨水厂应急供水工程已经完成,莲花路拓宽改造已基本完成,府前、府西路完成泥结石路面和地下排水设施建设。人民北路东侧和劳动东路东段拆迁改造取得成效,商业大厦地下基础建设已完成,供销大厦三层裙房已结顶。

农村集镇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墩头、厚仁、黄店、马达四个镇总体规划完成了编制工作,其中墩头、黄店已通过了论证并付诸实施。

四、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建设步伐加快。330国道横山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完成市乡公路路基拓宽60公里。市乡道路主干线浇筑水泥路面和油渣路面30.3公里,对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

交通部门各种运输量完成如下:

1993年

比上年增长(%)

客运量(万人)

337

-8.4

其中:铁路

67

18.0

公路

232

-13.1

水路

38

-13.6

货运量(万吨)

41

-4.7

其中:铁路

28

3.6

公路

7

-30.0

水路

6

持平

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

7681

-5.7

其中:公路

7172

-3.6

水路

509

-28.1

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

3057

-12.0

其中:公路

1039

-35.4

水路

2018

8.3

交通事故有所增加。全年共发生公路交通事故149起,比上年增长4.9%,交通事故死伤人数138人,比上年下降16.9%,其中死亡人数72人,增长46.9%。

邮电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41万元,比上年增长44.1%,年末城乡电话用户7845户,增长57.6%,年末电话机数9101部,其中自动电话机8987部。新增程控电话2000门,移动电话正式开通,13个镇乡已开通程控电话。

五、国内商业、外贸和物价

商业市场稳定繁荣,市场销售明显加快,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流通渠道和商业网点进一步拓宽。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生活消费品零售额6.02亿元,增长15.2%;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8613万元,下降4.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零售额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集体所有制单位零售额1.92亿元,增长13.6%;个体经济零售额2.04亿元,增长10.0%;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6046万元,增长28.7%。集市贸易成交额2.42亿元,增长3.4%。

高档大件耐用消费品持续旺销,居民消费档次明显提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由过去节衣缩食的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从主要高档耐用消费品销售与上年对比,电视机增长7.1%,洗衣机增长39.2%,电冰箱增长9%。

商业经济效益增幅较大。1993年商贸系统共实现利税4177万元,比上年增长6.8倍。其中物资总公司销售收入72081万元,比上年增长72.8%;实现利税1441万元,增长87.4%。

外向型经济有较大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引进外资,创办“三资”企业势头看好。全年外贸收购总额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全年新办“三资”企业24家,投资总额2550万美元,注册资本2338万美元。

市场价格总水平涨幅偏高。全年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17.1%;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升23.3%;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升38.6%。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1993年,财税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年财政收入1.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工商税收1.51亿元,增长26.3%;财政支出9507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文教事业费支出3862万元,增长30.7%。

金融形势继续好转。全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精神,整顿金融秩序,集中力量保重点,支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65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企业存款2.69亿元,增长8.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82亿元,增长15.5%;其中流动资金贷款8.80亿元,增长27.3%,固定资产贷款1.90亿元,增长21.3%;农业贷款9192万元,增长32.6%。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1993年全市参加保险的企业有530家,14.5万户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各类财产保险总金额32.9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7%。全年保险费收入1696万元,比上年增长28.3%;赔款支出2137万元,比上年下降40.8%。

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得到了加强,科技队伍不断扩大,全民科学意识逐步加强。科学技术开始走向市场,科技工作以组织实施科技计划为主线,切实抓好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全市有14家企业21个项目应用了可编程序控制器。“星火计划”、“金桥工程”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果。全市获1992年度省科技进步奖2项、地市级8项,本市级36项。年末企事业单位有各类技术人员8396人,比上年增长6.7%,其中高、中级1904人,增长12.7%。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教育工作坚持“三个面向”,积极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达66.5%。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18万人,毕业学生1.03万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1704人,毕业学生545人;小学在校学生5.26万人,毕业学生0.95万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1993年全市被大中专及初中技校录取新生1374人,比上年增加554人。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文化、广播、电视台、报社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大力加强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新建了兰溪有线电视台,兰溪剧院已投入使用,清理整顿了文化娱乐市场,净化了社会文化娱乐环境,成功地举办了全国第七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全年电视台播放新闻1640条,中央台采用新闻6条,省采用124条,全年《兰溪报》出版印数236万印张。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1993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148个,医院床位863张,比上年增长3.4%,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890人,其中医生821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13项指标已有7项达标,2项接近达标。

体育事业有所发展。群众体育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1993年,全市举办的系统赛57次,参加运动员68301人。我市运动员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得金牌34枚,银牌32枚,铜牌43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