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兰溪市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3 金华市兰溪市统计局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0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3251万元,增长18%;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4996万元,增长101.4%;商品房建设投资2216万元,增长37.2%,农村私人建房投资7621万元,增长38.9%,在全民、城镇集体单位基建、技改项目中,生产性建设投资12379万元,比上年下降37.1%。房屋施工面积22.52万平方米,下降5.3%;房屋竣工面积13.08万平方米,增长84.5%;新增固定资产23406万元,增长158.9%。

重点建设项目取得新成绩,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全市12个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到年底止,横山大桥、大环城公路二、三期工程,兰甘公路兰冶段、电信大楼、黄龙洞菜市场、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城东小商品市场等7个项目已经完成。溪西新区商业大楼、供销大楼、综合市场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并着手溪东改造前期准备工作,农村小集镇建设也有新的进展。

四、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加快发展,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但交通运输能力仍显不足,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部门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增长。

交通部门各种运输量完成如下:

1992年

比上年增长(%)

客运量(万人)

368

-14.8

其中:铁路

57

16.3

公路

267

-20.8

水路

44

-4.3

货运量(万吨)

43

13.2

其中:铁路

27

17.4

公路

10

持平

水路

6

20.0

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

8149

4.0

其中:公路

7442

3.4

水路

707

10.0

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

3473

16.9

其中:公路

1609

1.8

水路

1864

33.9

交通事故有所下降,全年共发生公路交通事故142起,比上年下降9%,交通事故死伤人数113人,比上年下降18.1%,其中死亡人数49人,增长36.1%。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加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年末城市市内电话用户已达4024户,比上年增长15.1%,农村电话用户954户,增长9.8%,年末电话机数7898部,比上年增长14.1%。

五、商业、外贸、物价

我市商业已开始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开放式、竞争型商业体制和稳定繁荣的市场态势已逐步完成。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1953万元,比上年增长1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其中消费品零售额48218万元,增长8.3%;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9060万元,增长10.7%。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全民所有制单位22011万元,比上年增长11.3%;集体所有制单位18452万元,增长8.4%;个体经济15480万元,增长37%;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6010万元,增长30.1%。全市集市贸易成交额23445万元,增长27.7%。从各类消费品销量看,吃的消费品比上年增长20%,穿的消费品增长19.7%,用的消费品增长14.1%。从主要高档耐用消费品销售与上年对比,电视机增长0.9%,洗衣机增长8.2%,电冰箱增长0.4%,录像机增长60.4%。

商业部门经济效益提高。1992年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实现利税10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7%,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04天,比上年加快9天。

物资部门购销两旺。1992年物资局系统销售收入41703万元,比上年增长54.8%,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利税562万元,增长11.1%。

全年新办“三资”企业10家,投资总额748万元,直接引进外资189万美元,对外经济贸易进一步扩大,全年外贸收购总额25307万元,比上年增长20.5%,自营出口2232万美元。增长28.4%,出口商品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有所改善。

市场物价有所上升,但基本稳定。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9.1%;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升1.3%;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升12.9%。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1992年财税收入减少。财政预算内收入13435万元,比上年下降6.7%,其中工商税收11945万元,增长3.5%;财政支出8442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去年财政支出增长幅度较高,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部分职工增加工资和提高工龄工资,奖励工资标准,增发粮煤价格补贴等增支因素较多,行政支出等非生产性支出增长过快,大多数支出项目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金融形势进一步好转。199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0327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924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年末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02348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流动资金贷款69129万元,增长24%,固定资产贷款15581万元,增长16.6%;农业贷款1774万元,增长26.3%。

保险种类增多,保险收入增加。年末全市参加保险的企业有611家,家庭15.87万户、车辆、船舶、运输工具6239辆(艘)。全市各种财产保险总金额30.33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全年保险费收入1322万元,比上年增长36.7%;赔款支出3611万元,增长16.3倍。

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日益密切结合,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获1991年度省科技进步奖1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本市级科技进步奖36项,组织省地市实施18项“星火”计划项目。年末企事业单位有各类技术人员9285人,其中高、中级187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6.7%。科技服务工作继续得到加强,环保、技术监督和气象等事业进一步发展。

教育工作有新的发展,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已显示成效。中学布局和教育结构调整工作已经起步,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到全市总人口的56.7%,普教、职教、城教事业有新进展,教学质量提高,全市被大中专及初中技校录取的有820人,高、初中会考合格率、优秀率上升。小学入学率达到99.74%。全年扩建新建校舍2.08万平方米,改建危房破旧房0.91万平方米。

文化、新闻、电视、广播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年电影放映12764场次,观众494万人次。市婺剧团演出136场。一年来,我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户达189户,全年有180件文学作品在省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得奖;有119件书画、摄影、音乐、舞蹈、戏曲等作品在省地市级以上发表展出得奖。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发展;香溪建成万册图书馆,厚仁镇后陆村建成高档次的农民文化宫;着力抓好“扫黄”、“打非”和繁荣文化市场工作;文物工作有较大发展。电视、广播充分发挥了宣传导向功能,结合中央、省、市批示精神和市委、市府中心工作,为我市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鸣锣开道。云山小区住户有线电视开始安装。梅江、马涧、双牌、溪里源等地面卫星接收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年电视台播放新闻1732条,其中省台采用新闻77条,专题采用2个,中央台采用新闻6条。全市镇乡广播入户率达71.5%。兰溪日报发行量增加,为我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