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兰溪市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23 金华市兰溪市统计局

199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取得显著成效。据初步统计,全市国民经济生产总值1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国民收入11.40亿元,增长8.2%。工农业总产值4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工业总产值35.87亿元,增长22.9%;农业总产值5.63亿元,下降3.8%。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市场繁荣,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城镇建设继续得到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保险等各项事业都有新的进展。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经济发展速度不理想;农业基础还较薄弱,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不快,特别是三项资金占用居高不下;部分企业亏损仍然比较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财政收支平衡难度较大。

一、农业

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一优二高”农业,在坚持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依靠科技兴农,实行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51%。粮食生产除早稻受“7.5”特大洪灾减产外,春粮、秋粮均获得较好收成。油菜籽总产量、亩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因遭受“7.5”洪灾影响,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63亿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种植业2.81亿元,下降17%。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2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26.27

-18.2

棉花

1845

-22.2

油料

8486

24.8

其中:油菜籽

8315

26.3

茶叶

859

12.4

水果

16733

-52.2

其中:柑桔

8273

-67.3

蚕茧

2894

7.9

全年造林面积1.95万亩,比上年下降15.6%。林业生产值1238万元,比上年下降20.5%。

畜牧业生产高速发展,肉、禽、蛋等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全年畜牧业产值1.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5%。

全年猪牛羊肉产量22012吨,比上年增长11.2%,猪肉产量21452吨,比上年增长11.3%;禽蛋4781吨,增长63.1%,肉猪出栏数27.24万头,比上年增长8.8%,年末猪存栏数24.76万头,增长12.3%,年末牛存栏数1.51万头,下降2.8%,年末羊存栏数2.74万只,与上年持平。

副业生产发展稳定。全年副业总产值5380万元,比上年增长0.8%。

渔业生产虽遭受“7.5”洪灾影响有所下降。全年渔业产值1853万元,比上年下降10%。全年水产品产量4218吨,与上年持平。

以修复“7.5”水毁工程为重点,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年投放劳动积累工557万工日,完成土石方612万立方米,完成大小水利工程3055处。三江决口堤坝基本修复,改造中低产田2.4万亩,开发黄土丘陵2.6万亩。年末拥有机械总动力14.43万千瓦,手扶拖拉机4074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09万吨,农村用电量8735万千瓦小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得到发展。

二、工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企业认真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扩大三项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加大搞活企业的力度和深度,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8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28.17亿元,增长20%。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16.99亿元,增长17.4%,集体所有制工业13.81亿元,增长30.4%。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2年

比上年增长(%)

6179

13.9

216

32.5

万米

1194

8.3

毛巾

万条

1443

-0.3

皮鞋

万双

18.6

-2.1

肥皂

万箱

173

5.5

灯泡

万只

3235

14.2

机制纸及纸版

28472

2.5

啤酒

10647

1.5

味精

6100

15.4

电解铝

24923

62.4

机床

700

38.6

钢芯铝绞线

3626

40.8

化肥

14148

10.3

化学农药

4634

-12.4

捻丝机

3040

44.8

水泥

万吨

57

54.1

塑料制品

3476

-27.9

日用陶瓷器

万件

717

-33.3

家用燃气灶

万只

51

37.8

乡镇企业发展有新的突破。积极引进项目、资金和人才,努力增加投入,全年乡镇企业技改投入达7160万元,相当于91年的两倍。乡镇企业总产值1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实现产值、销售收入、税收、利润同步增长,有7家乡镇企业实现利税超百万元。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市属74家城市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预算内全民工业实现利润2045.9万元,比上年增长46.7%,扭亏减亏工作成绩显著,11家企业扭亏为盈,7家企业减亏,亏损企业由上年的24家减少到14家,亏损额比上年减少700万元,下降29.4%。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由上年的92%上升为92.3%,成本利润率由3.2%上升为3.55%,流动资金周转次数2.02次,工业净产值率由17.7%上升为21.3%,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净产值计算)提高25.97%。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全年实际技改投入资金1.1亿元,完成技改项目59项,永进化工厂锦纶长丝、凤凰公司脂肪醇、凯旋燃气用具生产线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和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开发“四新”产品402只,其中省级以上新产品21只,新产品产值率达6.52%,比上年增加3.0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