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任丘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市科技攻关和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增强。全市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83万元,年末科技活动人员20944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达7080人。全年组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4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9项。全年共取得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2项,专利申请7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两节期间,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成功举办了迎新春联欢会、迎新春文艺活动周、元宵节大鼓花会,有八万余人参加,欢乐空前。全市有影剧院3个,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2个,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电台、电视台各2座。有线电视用户5.5万户,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了83个村的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行了药品集中采购。各种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新进展,卫生监督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卫生医疗机构59个,病床床位2882张,卫生技术人员4459人,其中医生2330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2005年,在全国十运会上,我市宋继东取得古典摔跤120公斤级第二名。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上,我市刘大海皮划艇项目比赛取得2个第三名,何亚杰参加皮划艇项目比赛取得第四名。全国少儿锦标赛,我市王尧男子一米板、两米台两项第一,双人一米板第二,王圆圆女子一米板、两米台两个第二,吴萌萌女子五米台第三,双人五米台第四,一米板第五。参加沧州市第七届青少年运动会获得总分第一。全年获得省级以上奖牌40枚,其中,金牌11枚,银牌13枚,铜牌16枚。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1.03亿元,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和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均为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8.3%。年末环卫从业人员611人,道路清洁面积223万平方米,市容环卫专用车辆总数达103台,全年生活垃圾清运量14万吨。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市出生率12.53‰;死亡率5.73‰;人口自然增长率6.80‰。年末全市总人口为788179人,比上年增长1.4 %。其中,任丘市652759人,增长0.9%;华北油田135420人,增长4.1%。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53元,比上年增长8.3%;人均生活费支出6928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03元,增长8.1%;人均消费支出2708元,增长21.0%。 居住条件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7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9.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7%。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0182人,比上年下降1.0%。全部从业人员人均货币工资22761元,比上年增长38.3%。其中,在岗职工98155人,比上年下降1.4%;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3047元,增长38.6%。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64万人,其中在岗职工10.69万人,离退休3.9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达10.9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达11.12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1.72万人,全市共有0.45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13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各乡镇都建立了敬老院,为农村孤寡老人解除了后顾之忧。优抚安置工作继续加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926人。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达9650人 。 注:本公报2005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