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任丘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 合 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30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20.2%,增幅比上年加快4.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6.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第二产业增加值243.5亿元,增长22.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6.2%;第三产业增加值47.6亿元,增长1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2.4%;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80.8%和15.8%,人均GDP38664元,增长16.9%。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粮食播种面积73470公顷,增长15.9%,总产量达39.4万吨,增长26.7%;棉花播种面积10133公顷,下降21.1%,总产量9358吨,下降20.3%;油料播种面积3910公顷,增长2.4%,总产量7103吨,增长3.8%;蔬菜播种面积7218公顷,增长0.5%,总产量30.5万吨,增长2.0%。肉类达7.7万吨,增长8.5%;禽蛋产量1.9万吨,与上年持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00公顷,新增育苗面积12公顷,零星植树62万株;全市林木覆盖率达17.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1.6万吨,增长6.7%。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6.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5.5%。年末拥有龙头企业4个,特色主导产业3个,专业市场1个。设施蔬菜产量9.6万吨,比上年增长12.9%,肉鸡、肉鸭产值分别达40680万元和12628万元,分别增长18.3%和0.2%。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9500 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98.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显著。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5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5.2亿元,增长28.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96.4亿元,增长4.3%。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37.2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1亿元,增长33.3%;产品销售率98.7%;实现利税99.8亿元,同比增长34.4%。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部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实现利润5940万元。城镇以上施工项目个数99个,增加17个, 房屋施工面积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2%,竣工面积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新高,突破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其中:城镇以上投资21.6亿元,增长83.5%;农村经济投资19.6亿元,增长6.9%。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5亿元,下降57.1%。新增固定资产26.9亿元,比上年增长0.2%。 重点建设项目得到加强。全市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建成投产和在建项目860个,总投资85.6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140个,超亿元项目18个,是近年来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1.98亿元。按行业分,其中公共交通支出1833万元,道路桥梁支出5859万元,园林绿化支出3318万元,市容环境卫生支出364万元。城市的整体功能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五、国内贸易 市场繁荣,消费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8亿元,增长17.6%;市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7亿元,增长14.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零售额2.1亿元,增长6.4%;集体经济零售额1.5亿元,下降10.2%;外商及港澳台0.2亿元,增长14.1%;个体和私营单位零售额43.7亿元,增长19.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0.6亿元,增长16.8%;餐饮业零售额4.7亿元,增长14.1%;其它行业零售额1.2亿元,增长12.1%。 六、对外经济 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外贸出口总额44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倍。实际利用外资10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6%,全年新注册项目7个,注册资金3480万美元。引进省外资金6.6亿元,增长22.2%。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增长,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全市通车里程达1243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331万吨,比上年增长16.0%。其中铁路130万吨,增长28.7%;公路2201万吨,增长14.0%。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总量2314万人,比上年增长15.9%。其中铁路64万人,公路2250万人,分别增长12.3%和增长 16.0%。 邮电通信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4137万元,比上年增长6.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73222户,比上年增长1.7%。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64202户,比上年增长2.0%;农村电话用户109020户,比上年增长0.9%。移动电话用户24万部,增长33.0%。互联网用户达29720户。全市百户拥有固定电话106部,百人拥有移动电话30部。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6.0亿元,比上年增长24.0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亿元,增长17.0%。全年财政支出7.2亿元,增长25.0%。 金融形势运行平稳。全部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71.6 亿元,比年初增长23.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26.7亿元,增长10.4%。年末贷款余额32.4亿元,下降10.9%。全辖银行现金收入491.4亿元,与上年持平,现金支出487.7亿元,增长1.0%,回笼货币3.8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年保费收入17790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中保公司保费收入1713万元,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902万元,华油保险公司3175万元,分别增长11.5%、 16.0%和4.2%。全年赔款支出 2286.6万元,比上年下降11.7%。其中,中保公司赔款支出729万元,增长3.3%;人寿赔款支出229.6万元,下降43.3%;华油保险公司赔款支出1328万元,下降8.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又有新进步。全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扫盲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都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市拥有中小学校231所,全年招生27484人,在校学生109028人。全市普通中学66所,招生19809人,在校生59805人,其中,高中学校招生4660人,在校生15329人;初中学校招生15149人,在校生44476人。普通小学165所,全年普通小学招生7675人,在校生49223人。另有职业中学1所,招生144人,在校生48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6人,在校生64人。年末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9105人。全市幼儿园753班,在园幼儿人数11836人,教职工人数96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