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荣成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0 威海市荣成市统计局

国际国内旅游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0%;旅游总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37.4%;其中,旅游商品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达到1.56亿元和12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4.3%和26.3%。

六、财政、金融、保险

1998年,在我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财政预算执行良好,财政收入进一步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达63617.0万元,增长22.0%。其中地方收入40501.3万元,同比增长19.0%。财政支出基本保证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总支出48551.3万元,增长19.9%;至此,我市已连续17年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1998年,我市金融行业继续平稳发展,全市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1.6亿元,比同期增长15.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9.1亿元,同比增长14.8%;贷款投向结构渐趋合理,继续向农业倾斜,农业贷款余额7.3亿元,较年初增加11757万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保险种类不断增长;全年实现承保额168亿元,比上年增长61.5%;保费收入11146.8万元,增长15.5%;已决赔款4673万元,比上年下降3.7%。

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科技事业

1998年,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5项,其中:4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4项获地市级科技进步奖。专利事业有长足发展。98年全市共受理专利申请61项,专利授权33项,实施专利12项。类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教育结构进一步改善。年末各类在校学生达10.9万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4080人,拥有职业中学20所,在校学生3268人。

基础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初中在校学生4.2万人,小学在校学生5.2万人,聋哑学校在校学生14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普及率、高考升学率及在校学生巩固率均有较大提高。

1998年全市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设施进一步完善。拥有电影放映单位2个,其中,电影院2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物管理机构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市已有700多个村安装了闭路电视,广大居民的收视质量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98年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91个,其中:医院28个,门诊部(所)62个,妇幼保健站1个。医院拥有床位1622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41人,其中:医生803人,护师、护士564人。卫生防疫、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种疫病特别是传染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

1998年,我市体育健儿参加世界性比赛2人次,获金牌1枚,银牌1枚;参加国家级比赛1人次,获金牌2枚;参加省运会56人次,获金牌15枚,银牌21枚,铜牌10枚;参加威海市比赛11人次,获金牌14枚;在越野比赛中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取得了“十连冠”的好成绩。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幅度得到进一步控制。据统计,199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8.17‰,死亡率为7.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683027人,比上年减少436人。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1998年全市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城乡人民收入不断增加,居住。条件也显著改善。初步统计,1998年职工人均工资5803元,比上年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3850元,同比增长8.6%,人均储蓄8653元,同比增长15.0%。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13.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26平方米。

农民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电风扇80台收录机59台电冰箱54台摩托车57辆洗衣机37台自行车201辆电视机117台(其中:彩电89台)

劳动领域的各项改革取得新成绩,劳动就业服务体系正逐步建立。城乡就业人员稳步发展。1998年全市职工年末人数(不包括镇办和村办企业,下同)为7.69万人,全市职工工资总额42799万元;全市福利事业日益发展,福利机构逐步健全。1998年全市各类福利院床位数达751张,收养610人。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1372人,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城乡各类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的达993人次。

注:1、公报所列产值和增加值指标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所列数字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字以今后出版的《荣成市国民经济年鉴》为准。

3、本公报所涉及旅游数字由市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