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荣成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九九七年,在全国人民喜迎香港回归的热烈欢庆的氛围崐中,全市人民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崐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体崐要求,围绕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攻坚克难,开拓崐进取,使我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崐势头。初步测算,1997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127.23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三产业33.8亿元,同比增26.3%;全市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正常。 一、农业 1997年,我市各级各部门切实把农业生产摆到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积极实施产业化战略,加大投入,推广适用的新品种新技术等措施,使农业生产经受住了严重干旱和11号风暴的严峻考验,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预计全年粮食总产可达38.1万吨,花生总产7.8万吨,果品总产22.8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达37.16亿元,农业总产值70.66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9%和5.8%。 林业生产和绿化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1997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265公顷,义务植树98万株;造林质量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继续平稳发展,97年末达到30.2%。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肉、奶、蛋等副食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规模。 1997年,渔业经济在优质鱼类资源日益衰竭的情况下实现了产量、收入同步增长。突出抓了鱼梺是鱼等新资源的开发和优质水产品保鲜直运出口,弥补了经济鱼类的严重短缺,狠抓了名优产品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使渔业生产实现了产量、收入同步增长。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92万吨,增长4.5%;渔业总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16.7%。 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高效农崐业”格局逐步形成。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0.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8%;农用拖拉机3.17万台,比上年增长46.8%;排灌机械动力达8.37万千瓦,同比增长42.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8672公顷,比上年增长0.3%;农村用电量13091万千瓦小时,与去年基本持平。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乡镇企业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1997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3544元,比上年增长10.4%。 二、工业和建筑业 憗工业经济在困境中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通过大力推进企业改制,实施“骨干膨胀”、“名牌带动”战略,开展企业管理“百题诊断”和“揭榜攻关”活动,狠抓企业解困,使工业经济得到了持续稳步发展。全年我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崐5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工业总产值达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市属增长6.5%,镇办增长16.2%,村办及以下增长17.6%。 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生产结构又有了进一步合理的调整,1997年全市镇办及以上工业中轻工业产值95.28亿元,同比增长19.6%;重工业产值115.48亿元,同比增长13.3%。 1997年,我市加快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步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调整生产结构,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全市镇办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1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实现利税13.3亿元,比上年增长6.2%;实现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12.5%;工业产品销售率比上年增长了12.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算)达57234元/人,增长16.9%。 1997年,按照国家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平稳发展。全年共完成投资额13314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国有技术改造项目35个,完成投资额21887万元;镇村完成投资额70061万元,比上年略有下降。 三、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邮电通信事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777.17万元,增长24.1%,全市26处乡镇及910个行政村全部崐开通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年末市话交换机容量达3.84万门,增长20.8%,农话交换机容量达5.07万门,增长53.6%。交通运输能力提高,客货运输量明显增加。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384.3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周转量63840.66万吨公里,比去年增长37.0%;完成客运量279万人,周转量27273万人公里,分别比与去增长2.3%和19.1%;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9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四、国内贸易 憗各流通部门继续抓了商贸业务总代理、总经销和连锁经营、超市经营、特色经营,加强各类专业市场集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深化流通领域的改革,努力扩大消费品的销售,使市日益繁荣稳定。全年可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 集市贸易成交额稳步增长,专业集市贸易市场不断扩大。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81103万元,比上年增长41.5%,年末拥有各类集贸市场达59个。 五、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憗外向型经济在激烈竞争中平稳发展。通过转变招商引资方崐式,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强三资企业管理,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崐扩大有权企业数量等措施,使外向型经济保持了平稳的发展势崐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535.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8.3%;自崐营出口创汇6.6亿美元,增长34.9%;其中,三资企业出口创汇6亿美元,有权企业出口创汇6272万美元。318家开业三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2.5亿元,创利税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和15.8%。年内劳务出口人数达251人,分别输出到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国际国内旅游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年接待中外游客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3%;旅游总收入4.453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旅游商品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达到0.895亿元和95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3.8%和25.6%。 六、财政、金融、保险 憗1997年,在我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崐财政预算执行良好,财政收入进一步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达52456.6万元,增长27.7%。其中地方收入34350.9万元,同比增长26.3%。财政支出基本保证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总支出40817.1万元,增长18.2%;至此,我市已连续16年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1997年,我市金融行业继续平稳发展,全市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1.9亿元,比同期增长14.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1.5亿元,同比增长16.8%;贷款投向结构渐趋合理,继续向农业倾斜,农业贷款余额5.3亿元,较年初增加6306万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保险种类不断增长;全年实现承保额104亿元,比上年增长67.7%;保费收入9651万元,增长29.2%;已决赔款4853万元,比上年下降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