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海盐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海盐县统计局 (2006年3月15日) 2005年,在海盐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海盐”,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缺乏等困难,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社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据初步测算(接新口径计算,下同),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3.82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5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7.33亿元,增长9.4%,其中工业增加值103.65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96亿元,增长14.1%。第一、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上年的7.9﹕70.1﹕22调整为7.5﹕69.8﹕22.7。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42223元,折合5232美元。 二、农业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增长。去年初以来,由于农业政策的鼓励作用和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农民种养积极性提高。实现农业增加值11.53亿元,扣去物价因素,同比增长4.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8.7亿元,未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9.4%。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总播种面积70.5万亩,比上年增长3.3%。粮食播种面积38.1万亩,增长3.3%,粮食总产量达16.9万吨,下降5.6%。油菜种植较上年回升,面积16.2万亩,增长3.2%,油菜籽产量达2.93万吨,减少3.3%。棉花种植面积达1.2万亩,减少7.7%,产量1045吨,减少36.4%。经济作物面积稳中有升,内部结构也进一步优化,蔬菜种植产量为23.1万吨,比上年减少0.4%。果用瓜产量46204吨,减少11.8%。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8公顷,全县森林面积8312公顷,增长1%。 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肉类总产量为38849吨,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猪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34248吨和2115吨,分别增长14.1%和3.4%,禽肉2338吨,下降17.5%。全年肥猪出栏59万头,增长8.1%。禽蛋2773吨,增长22.5%。 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品种优化。全年水产品总产量为13253吨,增长19.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006吨,淡水产品产量11247吨。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到年底,全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5家,建立农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42家。通过积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农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全县已注册农产品品牌44个,新增5个;有省级无公害基地15个,新增3个;无公害农产品11只;农业地方标准37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103.65亿元,增长9.4%。全县工业总产值281.07亿元,增长3.3%,其中核电工业产值82.6亿元,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7.4亿元,增长11.5%,其中重工业152.9亿元,占64.4%;轻工业84.5亿元,占35.6%。 工业经济内在动力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3.8亿元,新产品产值率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货值46.18亿元,增长39.8%。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5.7%提高到19.8%。 工业经济效益稳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4%,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利税31.96亿元,比上年提高9%,实现利润13.1亿元,增长9.8%,其中核电实现利润8.73亿元,增长10.9%。列入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指数为238.94,比上年提高28分。 工业企业单位增多。在新办的721家企业中工业企业达659家,增长11.5%。全年工业用电量123685万千瓦时,增长9.7%。 建筑业发展稳定。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68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1.07亿元,下降25.8%,第二产业35.3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13.6亿元,增长25.6%。 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25.87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基础设施投资5.3亿元,下降14.8%,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额分别为0.58亿元、1.1亿元和2.7亿元,分别下降19.8%、55.5%和8.9%。 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投资中非国有投资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占规模以上投资的78.4%;民间投资27.1亿元,同比增长13.4%,占规模以上投资的68.1%。 投资项目增加较多。全年规模以上投资项目达260个,比上年增加10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52个,增加50个。 房地产投资稳定。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82亿元,比上年增长55.2%。新开工面积30万平方米,增长17.3%,竣工面积34.04万平方米,增长18.4%;实际销售面积18.91万平方米,下降42.8%;全年商品房销售额4.91亿元,同比下降33.8%。在实际销售面积中,销售给个人的占97.4%,其中,个人购买住宅13.2万平方米,占住宅实际销售面积的10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7.2亿元,增长15.4%,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2.9亿元,增长15.4%。批零贸易业零售额25.8亿元,增长15.6%,餐饮业零售额3.8亿元,增长15.2%,其他行业零售额0.48亿元,增长7.6%。 全县商品市场23个,比上年减少4个,成交9.4亿元,下降10%。 六、外向型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达到638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出口51753万美元,进口12070万美元,分别增长32.3%和下降8.3%。 外资外经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全县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7家。合同利用外资1568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1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10.6%。已投产(营业)企业98个,比上年增加6个,企业从业人员20380人,比上年增长14%。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业稳步发展。境内等级公路里程365.6公里,于去年持平;全年公路客运量398万人次,下降1%,水运货运量1208万吨,增长10.1%。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量2.95亿元,增长5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包括小灵通)13.3万户,与上年基本持平。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0.5万户,增长27.5%。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81部/百人提高到93部/百人(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小灵通)。拥有互联网用户2.9万户,增长37.4%。邮政业务量2141万元,增长13%,年末邮电所21处,全年报纸发行量829万份,下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