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海盐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20 嘉兴市海盐县统计局

004年,在海盐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一系列部署与要求,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海盐”,克服电力能源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缺乏等严重困难,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社会呈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据初步测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05060万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20.4%(扣除核电工业和核电建筑业,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29958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515万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81838万元,增长23.9%,其中工业增加值914038万元,增长26.1%(县内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41545万元,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2707万元,增长16.1%。第一、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上年的8.8﹕68﹕23.2调整为7.9﹕69.9﹕22.2。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38541元。

二、农业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增长。随着中央及我县加强和支持农业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以及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市场导向作用,全县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实现农业增加值110515万元,扣去物价因素,同比增长5.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71232万元,未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14.2%。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总播种面积68.2万亩,比上年增长2.9%。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几年下滑的局面,粮食播种面积36.86万亩,增长1%,粮食总产量达17.89万吨,增长10.5%。油菜种植较上年回升,面积15.66万亩,增加7.7%,油菜籽产量达30242吨,增长48.9%。棉花种植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收获喜人,面积达1.33万亩,增加17.7%,产量1641吨,增长55.7%。经济作物面积稳中有升,内部结构也进一步优化,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产量为23.17万吨,比上年增长5.7%。果用瓜产量52397吨,增长9.6%;水果产量28181吨,增长34.1%。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8公顷,全县森林面积2195公顷,增长6%。

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肉类总产量为35199吨,比上年增长2%,其中猪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30007吨和2046吨,分别增长3.7%和7.1%,禽肉2835吨,下降17.9%。全年肥猪出栏54.56万头,增长1.8%。禽蛋2263吨,增长1.6%。

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品种优化。全年水产品总产量为11083吨,下降5.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244吨,下降45.4%,淡水产品产量9839吨,增长4.2%。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到年底,全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1家,建立农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38家。通过积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农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全县已注册农产品品牌39个,新增6个;有省级无公害基地12个,新增4个;浙江省绿色农产品8只;农业地方标准39个,新增19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914038万元,比上年增长2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746727万元,增长26.6%,其中本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4233万元,增长2.4%。全县工业总产值2829488万元,增长15.7%,其中核电工业产值814644万元,增长50.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65547万元,增长22.5%,其中重工业1339343万元,占61.8%;轻工业826204万元,占38.2%。

工业经济内在动力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140557万元,增长1.9%,新产品产值率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货值300419万元,增长36.5%。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2.7%提高到14.1%。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6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01378万元,比上年下降2.7%,实现利润41170万元,下降13.1%,其中核电实现利润3149万元,增长50%。列入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指数为169.74,比上年下降7.9%。

工业企业单位增多。在新办的700家企业中工业企业达473家,增长20.7%。全年工业用电量116652万千瓦时,增长14.3%。

建筑业发展稳定。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7800万元,比上年下降0.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4726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14448万元,下降10.5%,第二产业311320万元,增长24.5%,第三产业108958万元,下降4.6%。

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193737万元,比上年增长6%。基础设施投资62284万元,增长79.5%,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额分别为7292万元、24538万元和29854万元,分别增长40.9%、2.8%和548.2%。

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投资中非国有投资260553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占规模以上投资的82.3%;民间投资237177万元,同比增长15.9%,占规模以上投资的75%。

投资项目增加较多,重点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全年规模以上投资项目达150个,比上年增加3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3个,增加39个。海王公路、湖盐线改造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建成。

房地产投资稳定。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3952万元,比上年下降6.4%。新开工面积27万平方米,下降21.1%,竣工面积28.8万平方米,增长10.3%;实际销售面积33.1万平方米,增长58.5%,预售面积18.8万平方米,下降33.2%;全年商品房销售额74091万元,同比增长79.3%。在实际销售面积中,销售给个人的占85.7%,其中,个人购买住宅22.96万平方米,占住宅实际销售面积的99.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135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53192万元,增长26.4%,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25943万元,增长9.5%。批零贸易业零售额233336万元,增长14.2%,餐饮业零售额39083万元,增长68.2%,其他行业零售额6716万元,下降22.5%。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达到5226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8%,其中出口39104万美元,进口13165万美元,分别增长35.9%和35.4%。

外资外经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全县新批项目40个,其中“三资”企业项目27个,合同利用外资9864万美元,外资实际到位544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5%和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