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平湖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20 嘉兴市平湖市统计局

平湖市统计局

二○○七年一月二十六日

2006年,全市人民在中共平湖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项目推进年”活动为龙头,强化有效投入与技术创新、制造业与服务业、招商引资与创业再创业三个“双轮驱动”,加快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三个“共同推进”,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完成了年初预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据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3.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2162元,比上年增加6899元,按年末基准汇率计算折合5399美元。

经济增长稳定性较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006年,全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进一步体现。在国家宏观调控和要素制约严重的情况下,全市经济依然保持较快、稳定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1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57.60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4%、66.3%和28.3%。

二、农业

农业经济保持基本平稳。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9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4.28万亩,比上年减少0.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8.07万亩,增长5.3%,油菜籽播种面积21.07万亩,下降12.9%,蔬菜播种面积11.23万亩,下降3.4%。粮经面积比为57.0:43.0。全年生猪饲养量99.60万头,下降0.7%,肉类总产量2.77万吨,比上年增长0.7%,家禽饲养量444.12万只,增长4.4%,水产品产量3.80万吨,比上年增长17.1%。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加快。全年新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个,新培育绿色食品2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7只。全年完成绿化造林面积6884亩。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嘉兴市级龙头企业5家;新培育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3家;启动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水稻、钢架大棚、生猪和鸭四个险种保费119万元,保险金额6334万元,初步构建了农业灾害补偿机制。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劳力98.98万工日,完成土石方989万立方米、投入资金26821万元。全年疏浚河道215千米;新建、改造硬化排水沟和地下输水管道374千米。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34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31万吨,农林牧渔业用电量1947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国有及年销售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47.59亿元,增长26.5%。分经济类型看,全年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总产值(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下同)99.59亿元,比上年增长33.7%,私营企业完成总产值131.20亿元,增长17.4%,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总产值37.15亿元,增长48.9%,外商投资企业完成总产值144.73亿元,增长30.2%。分行业看,服装行业实现总产值105.87亿元,增长15.3%,光机电行业实现总产值101.49亿元,增长27.4%,箱包行业实现总产值25.54亿元,增长15.4%,造纸行业行业实现总产值23.34亿元,增长15.0%,化工行业实现总产值40.97亿元,增长81.6%,电力行业实现总产值75.33亿元,增长32.7%。平湖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2.80亿元,增长24.1%。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据对全市66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全年产品销售收入432.49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实现利税46.49亿元,增长38.0%;七项经济效益指标考核综合得分153.8分,比上年提高15.3分,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考核综合得分224.2分,比上年提高24.9分。

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市年末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40家,全年施工面积347.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9.0%,竣工面积181.60万平方米,增加13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嘉兴电厂二期)122.69亿元,比上年增长8.4%,剔除嘉兴发电厂二期投资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30亿元,同比增长23.0%,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70.27亿元,比上年增长37.5%,不含嘉兴港区完成投资46.62亿元,增长40.3%。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项目共有311个,年内完成投资额92.34亿元,其中:浙江景兴纸业30万吨造纸、帝人聚酸酯、白沙湾治江围涂等14个工程完成投资超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略有下降。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9.19亿元,比上年下降6.7%,房屋施工面积256.11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0%,竣工面积107.48万平方米,减少10.9%。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综合运输能力有所提高。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3.37亿吨公里,增长15.8%。其中:公路运输4.08亿吨公里,水路运输9.29亿吨公里。全年旅客周转量完成6.93亿人公里。乍浦港全港货物吞吐量2248万吨,比上年增长31.9%。

邮电通讯业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25.72万户,比上年增长9.7%;移动电话用户42.26万户,比上年增长18.4%;包括移动电话的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122.4部/百人提高到140.6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9.74万户,比上年增长78.9%。

六、贸易和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持续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7.64亿元,增长17.2%,餐饮业零售额8.08亿元,增长8.3%。2006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9个,全年实现商品交易额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3个。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9.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地方出口18.88亿美元,增长26.0%。全年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9.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7%,出口机电产品5.94亿美元,增长45.8%,出口旅行用品及箱包1.34亿美元,增长25.9%。在出口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2亿美元,增长70.0%。

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全年新批、增资三资企业(含嘉兴港区)101家,合同利用外资5.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实际利用外资1.9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合同利用外资3.2亿美元,增长3.3%,实际利用外资1.50亿美元,增长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