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海盐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20 嘉兴市海盐县统计局

(2004年2月18日)

2003年,我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以及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务实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2003年,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初步测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8%(扣除核电工业和核电建筑业,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32亿元,增长12.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5.28亿元,增长44.6%,其中工业增加值69.05亿元,增长4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增长13.9%。第一、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比例由上年的10.0:62.1:27.9调整为8.4:67.9:23.7。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30375元,比上年增长32.8%,折合3670美元。

二、农业

2003年,我县各级继续以效益农业为中心,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良好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为近年来增长较快的一年。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继续调减,但减幅趋缓,200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36.49万亩,总产量16.19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4.3%和8.6%;蔬菜、花卉、水果等效益较好的经济作物生产形势较好,全年蔬菜播种面积为11.04万亩,比上年增长5.4%,蔬菜产量21.92万吨,比上年增长14.5%,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792亩,比上年增长107.9%;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有较大的增长,全年水果种植面积1.5万亩,比上年增长16.3%,总产量2.1万吨,比上年增长28.0%;油菜籽、棉花生产下降,全年油菜籽播种面积为14.54万亩,产量为2.03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16.5%和15.8%。

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展良好。全年生猪出栏53.59万头,比上年增长4.2%,家禽出栏230.2万只,比上年增长6.5%;蚕茧生产有所下滑,全年蚕茧饲养11.43万张,比上年减少17.8%,蚕茧产量4502吨,比上年下降21.3%。全年水产品产量为11723吨,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淡水产品9444吨,比上年增长7.8%,海水产品2279吨,比上年增长50.6%。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2003年底,全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1家,建立农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38家。通过积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农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2003年底,全县已注册农业品牌33个,有省级无公害基地8个,浙江省绿色农产品8只,农业地方标准20个、53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9.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8%(扣除核电工业,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9.35亿元,同比增长18.0%)。全县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9.66亿元,比上年增长42.7%。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支柱产业健康发展。2003年,全县国家级和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达18.12亿元,比上年增长35%,新产品产值率为10.0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丝绸(服装)、化纤、饲料、机械、电子五大支柱产业共实现产值8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县内(不含核电)规模以上总产值的70.5%。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县规模以上列入效益统计的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工业产销率98.51%,比上年提高0.4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0.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工业企业十一项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为195.96分,比上年提高7.8分。

建筑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23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县25家三级及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劳务分包企业期末从业人员6419人(不包括二二、二三公司,下同),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02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0.37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66.2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8.55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53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3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04亿元,比上年增长53.0%。其中:规模以上(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8.14亿元,同比增长80.2%,占总投资的74%。在总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2亿元,同比增长17.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亿元,同比增长93.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43亿元,同比增长7.9%,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03年全县规模以上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工业生产性投资迅猛增长。2003年全县工业生产性投资25亿元,比上年增长93.8%。

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2003年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69亿元,比上年增长6.0%,房地产施工面积65.6万平方米,增长27.1%;竣工面积26.1万平方米,增长64.9%,销售面积20.85万平方米,增长15.1%,实现销售额4.13亿元,增长47.5%。

五、国内贸易

2003年我县消费品市场克服“非典”暂时不利影响,零售额较快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2.12亿元,增长14.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1.5亿元,增长13.7%。从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43亿元,增长13.0%,餐饮业零售额2.32亿元,增长30.7%,其他行业零售额0.86元,增长5.3%。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持续快速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达385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0%,其中自营出口总额28778万美元,增长51.4%,自营进口总额9723万美元,增长45.9%。

招商引资取得新的成绩。2003年新批外资项目25个,增资转股项目5个,合同利用外资785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4.7%,实际利用外资51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2.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至年末,全县公路里程235公里(不含通村公路),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8公里。年末拥有各类机动车辆9.12万辆,比上年增长29.3%,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510辆,比上年增长73.2%。全年公路客运量903.58万人,比上年增长11.5%,公路货运量304.84万吨,比上年增长24.9%,水运货运量856.2万吨,比上年增长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