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洲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20 嘉兴市秀洲区统计局

2006年,秀洲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按照“开好新局、再创佳绩”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立区、开放兴区、科教强区”,深入开展“项目投入年”活动,全面打造“平安秀洲”,加快服务业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就业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财政、企业和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  合

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按隶属口径)全区生产总值110.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3亿元,增长3.59%;第二产业增加值67.55亿元,增长16.54%;第三产业增加值33.11亿元,增长13.7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8∶59.7∶30.5变化为8.7:61.3:30.0。(按属地口径)全区生产总值160.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3亿元,增长3.59%;第二产业增加值94.86亿元,增长16.59%;第三产业增加值56.27亿元,增长13.6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8∶57.5∶35.7变化为6.0:59.0:35.0。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46118元,比上年增长13.99%,按基准汇率计算,折合美元5785美元。

全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510个,再就业人数1920人,困难人员就业835人,再就业培训129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2333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067人。

二、农    业

全年总播种面积75.13万亩,比上年下降2.7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7.76万亩,比上年增长1.54%,油料种植面积11.08万亩,比上年下降5.38%,蔬菜种植面积17.37万亩,比上年下降3.68%。粮经面积比由上年的48.2:51.8调至50.3:49.7。

全年农业总产值为16.36亿元,比上年增长5.81%。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7.70万吨,比上年增加0.81万吨,增产4.81%,油料总产量1.59万吨,减产8.84%,蔬菜总产量22.73万吨,减产0.11%。全区共饲养蚕种10.41万张,蚕茧总产量为4158吨,增产19.11%。

全年肉、蛋产量分别为34104吨和4533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73%和24.19%;全年水产养殖面积8.17万亩,基本与上年持平,水产品总产量2.21万吨,比上年增长2.63%;生猪全年出栏数为46.68万头,比上年下降2.99%,生猪年末存栏数为21.49万头,比上年下降32.36%;羊全年出栏数为9.56万只,比上年下降8.25%,羊年末存栏数为5.38万只,比上年下降2.71%;家禽全年出栏数331.47万羽,比上年下降8.54%,家禽年末存栏数152.44万羽,比上年下降0.75%。

表1:  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06 2005 比上年±%

蔬菜总产量 万吨 22.73 22.75 -0.11 

水果总产量 万吨 5.99 5.53 8.32 

油菜籽总产量 万吨 1.59 1.75 -8.84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2.21 2.15 2.63

肉类总产量 万吨 3.41 3.14 8.73

蚕茧总产量 吨 4158 3491 19.11 

生猪全年出栏数 万头 46.68 48.12 -2.99 

生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21.49 31.77 -32.36 

羊全年出栏数 万只 9.56 10.42 -8.25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5.38 5.53 -2.71 

家禽出栏数 万羽 331.47 362.42 -8.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9.7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2.17亿元,其中重工业48.56亿元,轻工业163.61亿元。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为9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货值64.41亿元。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8.58%提高到31.44%。

至年底,全区共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6家,比上年增加105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为81家,超亿元企业40家,超10亿元企业1家。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比重超过5%的行业有4个,依次为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分别达到89.41亿元、22.97亿元、18.30亿元和11.07亿万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1.65亿元。实现利润8.02亿元,实现利税13.74亿元,列入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196.11,比上年提高11.48分,其中资本保值增值率得分提高0.86分,全员劳动生产率得分提高1.87分,工业产品质量指数得分提高0.57分,新产品产值率得分提高14.56分,总资产贡献率得分回落0.67分,成本费用利润率得分回落0.11分,资产负债率得分回落0.72分,亏损率得分回落0.2分,产品销售率得分回落0.22分。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7.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03%,具有4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8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9%,增幅比上年回落3.7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增幅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固定资产投资8.49亿元,比上年下降40.1%。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50亿元,比上年下降65.45%,第二产业投资4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第三产业投资43.51亿元,比上年增长28.90%。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44.19亿元,比上年增长0.70%。

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9%,增幅比上年回落34.16个百分点。商品房新开工面积40.15万平方米,竣工52.74万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5.3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2.4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8.58亿元,比上年增长4.59%。

基础设施投资15.8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水利、交通道路、园区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0884万元,防洪除涝、河道整治、标准农田建设三大水利工程继续推进,完成投资6241.2万元。

2006年我区列入市“双千亿”工程的重大项目38项(重大工业项目19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2项,重大服务业项目14项),其中在建项目35项;列入市重大项目共11项,其中在建项目6项;列入省重点项目共8项,其中在建项目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