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洲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20 嘉兴市秀洲区统计局

2002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二年,全区上下在中共秀洲区委、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新城建设年”活动,深入实施两大战略,扎实推进三个化,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秀洲区实现宏伟蓝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2002年我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面完成了各项预期经济目标。据测算,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亿元,增长5.00%;第二产业增加值30.89亿元,增长18.13%;第三产业增加值12.69亿元,增长14.06%。从构成看,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14.35∶60.40∶25.25调整为12.93∶61.72∶25.35(如图所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2002年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410元,折合美元达2001美元,比上年增长17.11%。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区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2.90亿元,增长26.26%,其中区级预算收入0.95亿元,增长29.50%。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5亿元,增长20.46%。

二、农业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结构得到新的调整和优化,按照“三大片,八大基地”的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快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带和农业基地建设。种养结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服务层次和水平得到了提高。

2002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积极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全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由上年的51∶49调整为49∶51。油料、蔬菜、花卉、畜禽和淡水鱼等向良种化和产品优质化方向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水利建设继续以内涝治理、土地整理、加高加固圩堤、河道疏浚、防洪工程为重点,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年共投入劳力396万工,完成土石方1104万立方米。2002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6.62万亩;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3.93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我区工业经济以发展特色经济为重点,在改革和结构调整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7.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94%。

工业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改善。据对区属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计(含下划接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9.16亿元,比上年增长29.87%,利税总额2.66亿元,比上年增长34.77%,其中利润总额1.63亿元,比上年增长51.54%。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考核得分为195.87分,其中:总资产贡献率由上年的12.92%下降为12.86%,资本保值增值率为由上年的115.65%下降为114.56%,资产负债率由48.31%提高为55.18%,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由上年的2.43次下降为2.40次,成本费用利润率由5.01%提高为5.88%,全员劳动生产率由54249元/人提高为63903元/人,产品销售率由97.18%提高为97.96%,亏损率由1.50%提高为1.6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由-4.97%提高为8.70%,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的4.41%上升到5.88%。

建筑业积极推行建筑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生产经营稳步发展,经济效益有所较好。2002年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调整,投资规模有所提高。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56亿元,比上年增长53.62%。工业生产性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工业生产性投入达20.3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4.48%,按2001年口径计算,同比增长51.90%;房地产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房地产投资达4.42亿元,增长44.23%;全年限额以上投资项目达123个,投资额23.28亿元,其中1000万及以上项目70个,投资额14.89亿元;农村私人建房略有下降,全年农村私人建房完成额为1.27亿元,同比下降2.01%。(注:全年工业生产性投入2002年含园区基础设施投入,2001年不含园区基础设施投入)。

五、商业贸易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政策,消费品市场呈现了稳中趋旺的态势。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6%。其中:市的零售总额3.16亿元,增长79.12倍;县以下零售额16.87亿元,增长3.15%。餐饮业日渐红火,2002年零售额达1.16亿元,比上年增长55.77%。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再攀新高。深入实施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开放带动战略,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我区外贸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努力开拓市场。全年完成外贸出****货值20.94亿元,增长39.51%。

2002年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40家。全年新批三资企业69家,合同利用外资20611万美元,实际到位566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4倍、1.80倍。

七、金融保险

2002年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部门加强了金融风险的防范和金融监管,积极利用信贷杠杆刺激经济增长,金融运行基本保持平稳。2002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1%;各项贷款余额2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0%。

保险业持续发展。全年企财险544件,家财险124105件;全年财产险承保额91.78亿元,保费收入2730.1万元,比上年增长8.83%。全年财产险赔偿案件数3742件,赔款金额1515.5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2年,我区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产、学、研联合,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注重以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来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全年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137项,其中国家、省、市级109项,是历年最多的一年,分别比上年增加21项、20项。

技术市场管理有了新进展。2002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05项,认定登记合同金额289万元。

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小学布局进一步调整,基础教育继续加强,围绕创建教育强区目标,积极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全区共有普通高中2所,初中11所,小学78所。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已达4.61万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07万人,初中在校学生1.4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初中入学率98.38%。成人、幼儿教育全面推进。学龄前儿童在园幼儿数达72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