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临沭县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20 临沂市临沭县统计局

四、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

1991年,科学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我县有1 项成果通过地区科委组织的鉴定。3项成果通县科委组织的鉴定。其中2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1项填补省内空白;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项成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1991年我县有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4项成果获地区科技进步奖,10项成果获县科技进步奖。我县的专利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年中有4项专利技术(变压器防盗锁、活塞环、柳条剥皮机、保墒器)被国家专利局予专利权。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1991年全县有普通中小学校438处,其中高中5处,初中34处, 小学399处;专任教师4,253人,其中高中211人,初中1270人, 小学2772人;在校生数75766人,其中高中2491人,初中20496人,小学52779人;毕业生数18382人,其中高中952人,初中6675人。 小学10755人;招生数17487人,其中高中843人,初中732人,小学93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07%。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较快发展。 1991年有职业中学3处,专任教师90人,在校生1170人,毕业生327人,招生数420人。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迅速。1991年,全县有幼儿园324处,教职工638人,在园幼儿16356人。 小学附设学前班幼儿数860人。1991年新建聋哑学校1处, 有专任教师5人、在校生15人。成人教育成绩显著。教师进修学校一处,在校生222人,毕业生143人,招生67人。电大站在校生148人。 毕业生91人。招生12人。还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39处, 在校生数2296人, 结业生4168人。1991年,全县有文化馆(站)16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45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差转台1个。

五、卫生、体育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逐步得到改善。1991年,全县有卫生机构36个,比90年增长2.85%;病床679张,比90年下降2%,卫生技术人员1091人, 比90年增长34.53% 。各项体育事业有所发展,各项比赛取得较好成绩,1991年,参加地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甲组团体第二名,个人获六个第一、八个第二八个第三、五个第四、六个第五、四个第六名;越野、乒乓球、业余体育武术、农民运动会、职工体育、业余体育选材大奖赛、残疾人体育比赛均取得较好名次。 有农民5人,职工8人次,学生1人赴省参赛,有一人获得了一个第二、一个第四、一个第六名;省农业银行组织的蓝球赛我县代表队获第一名,省邮电局组织的蓝球比赛我县代表队获第六名。

六、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不断发展。 1991年客运量83.91万人,比上年增长20.2%, 客运周转量3793.38万/公里,比上年增长22.07%。91年货运量72.73万吨,比上年减少22.2%,货运周转量7981.2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7.38%。邮电通讯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自90年长途电话进入全国自动电话网后,91年已向国际、港澳发生了电话等业务。 91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3.71万元, 比上年增长141.0%3,邮电业务总收入282.2万元,上年增长17.53%,报纸发行459.6万份,比上年增长19.66%,杂志发行18.56万份,比上年减少6.27%,出口计费业务量比去年略有增加。

七、固定资产投资

1991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投资结构也有所调整。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共计完成4840万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全民所有制投资4405万元, 比上年增长477.33%;集体所有制投资435万元,比上年增长33.03%。由于注重了投资结构的调整,投资重点比较突出,1991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完成3516万元,占总投资的72.6%;教育投资完成294万元,占6%;科技服务投资完成111万元,占2.2%;商业服务业完成434万元,占12%;其它完成485万元,占7.2%。今年的投资项目中有两项重点工程,一项为临沭县电子材料厂, 计划投资2390万元, 91年实际完成1555万元, 占计划总投资的65%;另一项目是临沭县化工总厂,计划总投资1200万元,91年已完成300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25%。企业更新改造步伐加快,91年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694万元,比上年增长617.8%。其中用于增产的占20%,节约能源的占13%,增加品种的占10%。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完成投资187.5万元,比上年减少39.12%;竣工面积完成18750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1.76%。

八、人民生活

1991年末, 我县全部职工21827人,比上年末增加1014人,增长4.87%。 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15911人,增长6.35%;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5916人,增长1.1%。在全部职工中,固定职工12299人, 比上年末增加2人,合同制职工7389 人,比上年末增加817人。 固定职工、 合同制职工分别占全部职工的56.3%和33.9%。1991年,全县职工工资总额3956.9万元,比上年增加536万元, 增长15.67% 。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2983.9万元,增长10.9%; 集体所有制单位973 万元,增长33.25%。1991年,我县职工平均工资1813元,比上年增加134元,增长3.31%。其中:全民单位和集体单位职工人均年工资分别为1875元和1645元。199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5元,比上年增加57元,增长11.9%。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均消费支出495元,比上年增加41元,增长9.2%,其中:食品、衣着、住房等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1.2%、7.3%、22.9%;日用品支出基本持平,燃料支出下降25.1%。同时,农民的膳食结构日趋合理,肉、蛋、禽、菜等副食的消费量不断增加, 占整个食品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由90年的40.9%提高到41.3%,提高了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5.9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的房屋占78.6%,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占1.5%。 当年新建房屋人均1.0平方米,其中: 砖木结构的房屋占91.0%,钢筋凝土结构的房屋占9.0%。各种耐用物品拥有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 电视机的拥有量分别比上年增加2.0%、 9.3%、 25.0%、31.7%; 各种大型家俱拥有量也明显增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 1991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223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459万元, 增长18.4%。社会保险事业迅速发展,有力的支援了经济建设, 1991全县承担保险累计总额达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94%。 有117个企业单位,11.1万户城乡居民家庭参加了保险, 各种人身保险达12.36万人次,全县1991年保险业务总收入600 万元, 比上年增长53.67%,支付赔款197.2万元,比上年增长21.65%,累计赔付率为43.39%。

九、人口

1991年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狠抓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取得很大成绩,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3.2‰,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7.26‰,比上年下降3.22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58173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