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郯城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和谐社会建设收到新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1.2亿元,增长1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5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61.33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41.62亿元,增长18.6%。 一、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5.16亿元,增长5.55%,其中农业总产值22.75亿元,增长12.12%,林业总产值3.44亿元,牧业总产值7.35亿元,渔业总产值0.77亿元,增长54%。全年播种粮食作物187.55万亩,增加1.79万亩;粮食产量65.65万吨,增加3.73万吨;亩产453公斤。油料产量2.65万吨,水果产量2.58万吨,蔬菜产量85.68万吨,增加12.74%。 全年新造林120公顷。全年板栗产量8000吨,核桃产量15吨,银杏产量2350吨。 全年出栏生猪44.82万头,牛1.45万头、羊10.89万只、家禽581.15万只,肉类产量4.75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禽蛋产量3.31万吨,牛奶产量0.18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年末生猪存栏23.79万头、牛存栏1.36万头、羊存栏7.79万只,家禽存栏348.72万只。全年水产品产量1.02万吨,增长20%。 全年农村用电量0.87亿千瓦时,增长2.35%。化肥使用量(折纯)7.2万吨,增长9.6%。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26.2亿元,增长33.1%。工业增加值38.4亿,同比增长28.23%。产品销售收入127.6亿元,增长28.23%。利税合计157.6亿元,增长39.57%。利润总额9.4亿元,增长45.63%。累计工业产销率97.96%,增长0.23%。累计工业生产用电17.17亿千瓦时,增长15.15%。大中型企业5家完成产值29.99亿元,同比增长8.3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3.76%。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完成产值29.8亿元,增长19.6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3.6%。 全县具有资质五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13家,实现利税272.8万元,实现增加值493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增长20%。从投资规模看,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8.3亿元,增长25.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4亿元,占3.6%;第二产业投资27亿元,占70.6%,其中工业项目投资19.7亿元,占51.4%;第三产业投资9.9亿元,占25.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342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63884平方米,增长15.58%,销售额7640万元,增长1%。 四、交通运输、邮电 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150万人,旅客周转量9907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加46%和44%。货物运输量174万吨,周转量29365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1%、17%。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065.1万元,增长26%;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23.6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7.36万户,比年初增加0.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1万户,比年初增加7.8万户。全县宽带网入户达11263户。 五、国内市场、外经外贸 市场销售、外经外贸形式平稳。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总额42.05亿元,同比增长16.5%。从区域看,县城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1亿元,增长16.64%,县下市场零售额22.95亿元,增长16.38%。从经济成份划分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实现零售额3.39亿元,增长19.34%;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0.7亿元,增长12.27%;个体经济仍居于主导地位,实现零售额28.35亿元,增长12.6%,占总量的67.42%;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3.57亿元,增长30.81%;其它经济实现零售额6.03亿元,增长27.91%。全县合同利用外资688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17万美元。全县共完成进出口总额8629万美元,增长36.3%。其中出口5239万美元,增长13.4%;进口3390万美元,增长98.1%。 六、财政、金融 金融机构存贷规模比年初增加,财税收入平稳增长。12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0.7亿元,比年初增加4.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44.08亿元,比年初增加5.15亿元。贷款余额32.47亿元,比年初增加4.37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2亿元,增长11.5%。其中国税收入6431万元,增长33.1%;地税收入14152万元,增长14.12%。财政支出67130万元,增长10.51%。 七、文教、教育、卫生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学年末,全县各类学校248所,在校教职工人数为10029人,在校学生144083人。高级中学在校学生22707人,比上学年增加2139人;初级中学在校学生47727人,增加70人;小学在校学生73649人,减少7827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20人,减少3人。 全县各类卫生机构37处。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483张,病房使用率66.82%。卫生技术人员1541人,其中医生620人。各级医院、卫生院共完成诊疗人数162.4万人次。 八、居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截止2006年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25元,增长15.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61元,增长5.8%。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7.63平方米,比去年人均增加0.19平方米。 农民人均纯收入4126元,增长11.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07元,增长14.1%。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9.7平方米。 九、人口与劳动就业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为98.58万人,比去年增加4802人,其中男性50.29万人,女性48.28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4:100,出生人口为10012人,死亡人口为464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5‰。 城镇职工就业稳定,收入继续增长。2006年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0787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0047人,工资总额为4.08亿元,同比增长3.7%,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582元,同比增长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