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罗庄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9 临沂市罗庄区统计局

金融业运行稳定。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29亿元,比年初增加6.24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13亿元,比年初增加6.03亿元,同比增长13.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4.95亿元,比年初增加7.97亿元,同比增长7.4%。

保险业发展良好。全年保费收入12080万元,同比增长9.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30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8250万元。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396万元,同比下降38.2%。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支出1956万元;人身险业务赔付支出450万元。

七、科技、文教、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累计发展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其中国家级2家,总量继续位居全市第一。目前全区拥有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已达到8家,总量位居全市第一。累计申请专利120件,同比增长41.2,专利授权77件,同比增长102.6%。

文化体育事业扎实推进。成功举办了罗庄区“第八届民间秧歌会”,承办了山东省第六届农民运动会武术比赛。与山东省美术馆、临沂市书画院联合主办“中外名家书画院山东分院书画作品展”。文艺创作方面推出一批精品力作,钱守宽的书法作品荣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爱好者吴景海临摹毛泽东生前诗词手迹而成的长2052.1米、宽0.7米的毛体书法作品,获得世界吉尼斯之最。文物保护方面取得新进展。汤庄舜过城遗址、罗西后黄土堰遗址被市政府公布为临沂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册山晏驾墩遗址、盛庄白庄汉墓、罗庄宝泉寺古瓷窑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我区运动健儿参加省级以上锦标赛成绩突出,共获得金牌5枚,银牌7枚,铜牌6枚。

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目前,全区各类学校67所,已有50%的学校跨入了省市级规范化学校的行列。校舍改造暨配套工程步伐加快,去年确定的27处校舍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校舍改造总投入3562万元,改造总面积达56956平方米。全年我区共招收小学新生4731人,初中生501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入初中升学率均为100%,小学和初中在校巩固率分别达100%和98%。招收高一新生2790人,录取率达到85.7%。今年我区高考再创佳绩,本科共录取1473人,其中重点本科录取622人,蝉联了全市县区高考评估第一名。学年末,在校学生51857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8330人,初中在校学生12953人,小学在校学生29686人,职业学校在校生888人。

新型农村医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区137个社区(村居)中,共有23.21万农民自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居(社区)参合率100%,农民参合率达95.0%,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按照人均65元的标准,共筹集资金1508万元,共报销医药费1402万元,受益人口22.52万人次,参合人口受益率97.0%,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59处,比上年增加1处,其中医院、妇保、防疫及卫生院13个,比上年增加1处;医院及卫生院病床1611张,比上年增加731张;卫生技术人员1206人,比上年增加457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60人,比上年增加159人;执业护士463人,比上年增加203人。全年各类疫苗接种10余万人次,建证建卡儿童8375人,建证建卡率均在98%以上,“七苗”接种率均达98%。

八、工商管理、技术监督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个体私营经济较快发展,2007年新登记注册长期个体工商户479户,临时工商户2016户,个体工商户总数达到11625户。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149家,总数达到1026家,同比分别增长5.0%和16.9%。商标工作取得突破。2007年,“华盛泰山”商标被定为驰名商标,实现了罗庄区驰名商标零的突破。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9件,驰、著名商标拥有量列全市第三。全年共立案查处一般程序案件283件,其中商业贿赂案件5起,不正当竞争案件28起,严厉打击了各类经济违法行为,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12315基层网络组织建设,在全区建立申诉举报联络站140个,织密了维权网络,使12315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超市、进集市、进企业。截至目前,共接听申诉举报电话380个,受理消费者申诉29起,调解、查处率达到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

技术监督工作力度加大。全区以质量兴区为抓手,以名牌战略为龙头,认真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重点工业产品的合格率由原来的不足60%,逐步上升为96%以上,标准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全年共检查各类生产企业500余家(次),发现问题企业60余家,查办了各类质量违法案件31起,违法产品涉及农资、食品、饮用水、铝型材、建筑门窗、瓷砖、汽油机等20余个品种,涉案产品货值60余万元,共端掉各类制假窝点6家,处理市以上定期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11家。受理各种质量投诉和举报案件10余起,行风热线投诉8起。积极开展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共检查生产、使用单位230家,检查特种设备数量1650台,发现严重事故隐患51处,立案12起,结案11起。通过专项整治检查,消除了大量安全隐患,特种设备登记率达到98%。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全年污水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日;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5万立方米/日;供热面积190万平方米;更新改造城市道路34.3万平方米;修建城市道路28公里;排水管道37公里;燃气管道10.1公里,燃气普及率达到98.0%;新建园林绿地21.3万平方米,园林绿地率达到34.9%;绿化覆盖率达到36.6%;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3%;城镇化率达到62.0%。

九、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65元,同比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822元,同比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4893元,同比增长16.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901元,同比增长4.6%。全区人均GDP达到4700美元,同比增长19.8%。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038元,同比增长20.3%,其中,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22083元和14909元,同比增长22.0%、14.7%。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员33195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26397人,新增4928人。新增失业保险参保人员3817人、医疗保险参保人员375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员4928人,分别达到12179人、26641人和2300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18900人,新增3210人;全年收取保费880万元,发放养老金54万元。全年享受城镇低保人员2651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78万元,农村低保人员7563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72.3万元。。年底全区五保对象934人,其中集中供养616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43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