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罗庄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宏观调控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打造环境、产业、体制和特色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全区经济延续上年较快增长态势持续平稳健康快速运行,呈现出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全区经济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经济发展整体进入快车道。初步核算,全区完成地方生产总值76亿元,增长20.1%,总体经济延续了去年的发展运行态势持续稳健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4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54.2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8.46亿元,增长22.9%。在地方生产总值中扣除市以上驻罗企业为61亿元,增长22%。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4:71.3:24.3,扣除市以上部分的比例为:5.5:64.2:30.3。 二、农业 随着国家各项扶持“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业结构继续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上年略有下降,粮食生产稍有增加。全年农作物总面积19639公顷,比上年下降1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261公顷,经济作物2378公顷,分别下降11.6%、6.5%。总产量达8.32万吨,增长1.9%;单产321公斤,增长7.8%。其中夏粮总产3.49万吨,下降12.3%;秋粮总产4.83万吨,增长15.6%。花生总产量3217吨,增长14.4%;蔬菜产量52236吨,下降30.7%;水果产量2065吨,下降1.1%。 全年新造林2万亩,新建农田林网1万亩,补植完善林网5万亩,完成绿色通道48公里,四旁植树6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29.5%,提高5个百分点。 年末大牲畜存栏13194头,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奶牛存栏11235头,增长41.7%;生猪存栏51850头,下降8.2%,生猪出栏12.56万头,兔出栏67.74万只,比上年增加3.74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7076吨,同比下降16.2%;禽蛋总产量4255吨,同比增长10.7%,牛奶总产量26600吨,增长34.5%。 全年渔业产品产量1800吨,同比增长8.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总灌溉面积8.16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7.42千公顷,年内改善灌溉面积5.5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5076千瓦。拥有农用汽车452辆,拖拉机4410台。全年农村用电量27586万千瓦时。化肥使用量(折纯)9245吨,同比减少1038吨,下降10.1%。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效益同步提高。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67.03亿元,增加值36.4亿元,分别增长33.6%、2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6家,累计达到154家,完成总产值107.03亿元、增加值26.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07.74亿元、利税合计9.22亿元、利润总额5.46亿元,分别增长55.4%、34.9%、66.1%、46.1%、26.3%。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79.86%、资本保值增值率113.43%、成本费用利润率5.25%、产品销售率97.7%,;总资产贡献率8.83%,下降0.3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7.56%,增加6.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6164元/人,提高74.5%。637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1966家个体工业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增加值10亿元。 龙头、骨干企业拉动经济明显提高。十大企业集团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7.6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79.1亿元,利税7.87亿元,利润5.06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72.58%、73.42%、85.5%、92.8%,同比分别提高7.48、-3.58、19.4、6.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全年主要产品产量:原煤16005吨,下降56.4%;机制纸22632吨,下降39.6%;水泥61.07万吨,增长21.2%;搪瓷制品7777吨,下降21.1%;日用陶瓷99807.4万件,下降23.1%;建筑陶瓷8825.69万平方米,下降26.3%;人造板82803.71立方米,增长27.0%;纱14432.75吨,增长5.4%;布1366.3万米,下降42.5%;发电量173247.46万千瓦时,增长989.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投资规模不断扩张,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6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新上技改投资27.86亿元,同比增长28.5%;总投资过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91个,当年完成投资27.78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82.3%。 全区具有资质3级以上的14家建筑安装企业,全年完成建安产值21312万元,同比下降2.4%,其中二级资质企业2家,完成建安产值7350万元。14家资质企业共有固定资产5883万元,流动资产36432万元;施工面积22.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9.21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7亿元,同比增长16.0%,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08亿元,增长16.4%,餐饮业零售额2.75亿元,增长16.5%。 全区现有各类集贸市场43处,其中专业批发市场3处,全年实现集贸成交额8.23亿元。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983户,累计达到7965户,注册资金达到2.21亿元。 六、外经与外贸 外经外贸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17亿美元,增长50.6%,其中出口总额1.60亿美元,增长57.3%,进出口顺差1.03亿美元,同比增加0.44亿美元。全年新批区外项目65个,其中新批国外项目6个,实际利用区外资金1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7亿美元。 七、交通运输、邮政通讯 年末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17公里。货运汽车、拖拉机拥有量7911辆,其中货运汽车1552辆。全年完成货运量307万吨,货运周转量21908万吨公里;客运汽车拥有量200辆,客运量212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3324万人公里。 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政业务量483万元,下降2.1%;电信业务量5400万元,增长10.2%。电话交换机装机总容量12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8万户,小灵通用户2.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万户,电话普及率达40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25部/百人。全年移动业务收入6500万元,增长26%;信息通讯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年末宽带用户达3000户,比上年增加2000余户。 八、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实现区域财政总收入7.65亿元,其中国税入库3.91亿元,地税入库3.31亿元,财政组织收入0.4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39.1%,财政支出2.83亿元,增长28.3%,继续保持财政收支基本持平。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5.74亿元,比年初增加15.4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2.03亿元,比年初增加4.0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9.5亿元,比年初增加18.85亿元。各项贷款投向分别为基础设施贷款0.7亿元,工业贷款55.48亿元,农业贷款12.32亿元,第三产业贷款1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