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罗庄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19 临沂市罗庄区统计局

200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克服“非典”影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亿元,增长1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9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1.89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15.02亿元,增长19.4%。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832元(折合1430美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为6.2:63.8:30.0,全社会用电12.86亿千瓦时,增长32.1%。

一、农林牧渔业

2003年农业生产从总体上呈平稳运行态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6775万元,增长7.8%,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07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9528公顷,经济作物2542公顷,分别比上年减少7.5%、7.4%、7.1%。全年粮食总产量81592吨,比上年减少7.1%。其中夏粮总产39824吨,增长8.9%,秋粮总产41768吨,减少18.5%。花生总产量2813吨,水果产量2088吨,蔬菜总产量75352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6.3%、14.7%、-30.3%。

全年新植丰产林20064亩,经济林3120亩;累计植树155万株,其中四旁植树40万株;新增林网面积1万亩;全区林木覆盖率达24.5%,比上年增长4.8个百分点。

年末大牲畜存栏10591头,比上年增长4.5%,其中改良乳牛存栏7927头,增长43.1%;生猪存栏5.65万头,增长34.5%,肥猪出栏15.33万头,比上年增加3.28万头,兔出栏140万只,比上年增加47.74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0371吨,同比下降6.6%;禽蛋总产量3845吨,同比下降49.7%,牛奶总产量19780吨,增长6.9%。

全年渔业产品产量1655吨,同比增长6.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有效灌溉面积6360公顷,年内改善灌溉面积1250公顷,小埠东灌区抗旱应急工程投入201.1万元;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2533千瓦,同比增长16.7%。拥有农用汽车438辆,拖拉机4375台。全年农村用电量27272万千瓦时。化肥使用量(折纯)10283吨,减少294吨,下降2.78%。

二、工业

全区工业产销衔接较好,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全部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4.84亿元,增加值28.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19.1%。1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6.83亿元,增长23.5%,实现增加值18.62亿元,增长25.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4.76亿元,同比增长24.7%,利税合计6.26亿元,增长55%,利润总额4.34亿元,同比增长63.3%,产销率达96.7%,亏损企业减少,亏损额降低,截止2003年底,亏损企业亏损面1.6%,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40万元,同比减少76.2%。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2.3%,提高6.1个百分点,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有四项得到改善,资本保值增值率197.4%、成本费用利润率7.1%、产品销售率96.7%,分别比上年增加49.2、1.7、0.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9.0%,下降0.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1.7%,下降2.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0722元/人,下降16.1%。1141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1986家个体工业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8.01亿元,增加值9.39亿元。

十大企业集团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6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42.82亿元,利税4.82亿元,利润3.74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65.1%、77.0%、66.1%、86.2%。

规模以上工业全年主要产品产量:原煤36727吨,下降72.8%,机制纸37450吨,增长12.9%,水泥50.37万吨,下降28.4%,搪瓷制品9856吨,增长12.6%,日用陶瓷129833万件,增长35.9%,建筑陶瓷11976万平方米,增长104.6%,人造板65196立方米,增长113.6%,纱13699吨,增长9.5%,布2376万米,增长176.6%,发电量15907万千瓦时,增长6.5%。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44亿元,其中新上技改投资21.68亿元,分别增长37.5%、69.4%;全区开工建设过亿元的项目11个,过1000万元的项目72个。

全区具有资质3级以上的14家建筑安装企业,全年完成建安产值21832万元,同比增长29.6%,其中二级资质企业1家,完成建筑业安装产值5100万元。14家资质企业共有固定资产3285万元,流动资产32038万元;全年施工工程110个,施工面积28.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9.05万平方米。

四、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亿元,同比增长13.0%,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63亿元,增长11.7%,餐饮业零售额2.4亿元,增长18.1%,其它业零售额0.59亿元,增长12.8%。

全区拥有各类集贸市场43处,其中专业批发市场3处,全年实现集市贸易成交额86399万元。

五、外经外贸

年内新签外资协议8个,协议外资额65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13万美元,同比增长107.0%,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229万美元,其中出口10022万美元,分别增长29.8%、65.4%。

六、交通运输、邮政通讯

年末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17公里。货运汽车、拖拉机拥有量6772辆,其中货运汽车1615辆。全年完成货运量287万吨,货运周转量15915万吨公里;客运汽车拥有量200辆,客运量211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1100万人公里。

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政业务量536.5万元,增长11.8%;电信业务量4900万元,增长24.5%。电话交换机装机总容量12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75万户,小灵通用户1.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32.8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18.3部/百人。全年移动业务收入4800万元,增长29.7%;信息通讯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年末互联网用户达4200户,其中宽带网用户648户,分别比上年增加480户、473户。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2802万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国税入库18144万元,地税入库11234万元,农业四税入库228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5245万元,同比增长26.2%,地方财政支出22070万元,增长22.7%,继续保持财政收支基本持平。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0.26亿元,比年初增加11.47亿元,其中储蓄存款27.95亿元,比年初增加6.6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0.65亿元,比年初增加26.76亿元。各项贷款投向分别为基础设施贷款0.49亿元,工业贷款36.57亿元,农业贷款11.22亿元,第三产业贷款12.37亿元。

人保、财保全年承保额达100.2亿元,增长23.6%,年内保费收入7301万元,增长23.4%,已决赔款1102万元,下降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