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三门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7 台州市三门县统计局

利用外资态势良好。全年利用外资新批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3224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86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6.6%,实际利用外资13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3%。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02.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8.01亿元,增长12%;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932人次,累计外汇收入32.5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6.06万元;全年国内国际旅游总收入8.03亿元,增长11.9%。

七、金融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200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5.41亿元,比年初增加16.0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2.43亿元,比年初增加21.65亿元。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4.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4%;企业存款16.32亿元,比上年下降19.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6.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5%。从贷款投向看,短期贷款余额4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工业贷款24.59亿元,增长13.3%;农业贷款10.49亿元,增长18.0%。中长期贷款余额27.83亿元,比上年增长59.9%,其中基本建设贷款11.27亿元,增长272.7%;个人消费贷款14.54亿元,增长15.1%。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60.03亿元,现金支出360.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和2.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8年全县科技投入总额为2.12亿元,比上年增长60.7%,投入总额占生产总值比例为2.6%。全县企业用于研究与事业发展(R&D)经费支出为9058万元,比上年增长62.9%,占全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55.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企业办科研机构14个,比上年增加了4个,有科技活动的企业65家,参加科技活动人员为1281人,比上年增长8.1%。

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全县有幼儿园82所,在园幼儿16093人,普通小学45所,在校生23490人,普通中学17所,其中:初中在校生11154人,高中在校生6292人,初升高比例达到98.46%,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4466人。全县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为99.2%,巩固率达到100%,高中毛入学率为97.35%,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0.1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99.76%。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专任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的有1074人,一级职称的有1274人,二级职称的有557人,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43人、101人和60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年末图书馆藏书量达到6.6万册,总流通人次70千人次,书刊外借册数82千册次,全年累计新购图书5000册;全年艺术表演场所演出场次120场。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进展。2008年末,全县拥有有线电视用户97046户,数字电视用户9496户。全年广播播出公共节目时间5358小时,播出自制节目时间3152小时;电视播出公共节目时间4063小时,播出自制节目时间958小时。全年广播在中央电台用稿2条,在省电台用稿235条,在市电台用稿564条;电视在中央电视台用稿4条,在省电视台用稿164条,在市电视台用稿469条。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9.6%。

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全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0个,医院、卫生院数35家,其中医院2家;年末实有床位数575张,其中医院38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21人,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医生数637人,比上年增长29.7%,注册护士321人。年末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人,其中医生1.5人,比去年提高0.3人。全县婴儿死亡率6.31‰,其中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76‰。

竞技体育成绩显著。2008年全县夺得全国比赛金牌1枚;省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4枚;市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4枚、银牌16枚、铜牌17枚。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

十、能耗、环境保护

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113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了14.4%。全年全社会用电量6.1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工业用电量4.15亿千瓦时,增长12.1%;规模上工业企业用电量为2.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1%,增幅比上年回落了12.0个百分点。

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开展。2008年,全县有工业废水治理设施34套, 工业废气治理设施78套;全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1.0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3.01%;工业废气排放量12.21亿标立方米,烟尘去除量为4600.56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9.86%。

十一、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人口出生率继续回落。2008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2.2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2.17万人,女性人口20.10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0.3:100。全年共出生5468人,死亡2320人,人口出生率为13.00‰,比上年回落1.04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52‰,比上年回落0.5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8‰,比上年回落1.58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89.70%,比上年回落0.32个百分点。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有4.36万人。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县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从业人员2.59万人,比上年增长1.0%;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4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县有41107人参加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其中参保职工35508人,离退休人员5599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3335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7940万元。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3478人,其中在职的有18037人,退休的5441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有63505人,参加失业保险有21401人。农村社保面不断扩大,年末全县有3408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有36.8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社会福利机构14个,床位742张,收养285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433人,全年共投入低保资金542.69万元。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3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79元,比上年增长13.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由上年的2.58缩小到2.54。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5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4.8平方米。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