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仙居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9 台州市仙居县统计局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2007年全县保险机构保费总收入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保险机构共支付各类赔款0.59亿元,比上年增长25%。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年财政用于科技三项费用1071万元,比上年增长21.6%。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个,省级新产品15个,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 家,专利申请128件,专利授权47   件。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校网结构优化,布局日趋合理。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受到重视,社会力量办学继续发展。教育质量成绩显著:2007年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100%。初升高比率93.0%。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13所,其中普通高中6所,职业高中3所,单设初中8所,小学82所,特教中心1所,电大和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在校学生83707人,其中普高6755人,职高4743人,初中17715人,小学36745人,特教142人。全县在职教职工4473人。

十、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系统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挖掘推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依法加强文化市场建设管理,促进城乡文化市场繁荣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文物、古迹保护和利用,文物、古迹发掘、抢修工作得到加强。文艺创作取得可喜成果。2007年,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机构各1个。文化馆及各乡(镇)文化站举办展览40次,组织各类文艺活动145次;图书馆总藏书10.4万册,书刊外借6.3万册次; 全年新华书店图书发行量269万册,图书销售额2007万元;艺术表演场所演出   36场,观众3.6万人次。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7年,我县举办综合运动会2次,单项比赛20多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0次,参加人数达21010人。通过举办多种形式体育比赛活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县人民身体素质。

广播电视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有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机3部,卫星地面收转站276座。有广播电台1座,调频发射机1部,乡镇广播电视站18个,通广播电视村722个。仙居电视台全年自制电视节目1000  小时。仙居人民广播台自制广播节目3150小时。全县有线电视用户8.7  万户。全县电视综合覆盖率100%,覆盖人口48.44万人。广播覆盖率100%,覆盖人口48.44万人。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129个;医疗床位852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03人,其中医生830人,护师和护士428人。卫生改革步伐加快,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深入,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体制,进一步推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降低人民群众看病吃药费用。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取得进展,农村卫生状况得到改善。卫生执法加强,医药市场得到净化。防保成果得到巩固发展。

十一、   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建设规划力度加强,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城近期建设规划修编完成。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0亿元,新建改造道路29万平方米,新增排水管道长度30公里,新增供水管道长度3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县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镇容村貌大有改观。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县环保系统有各类技术人员21人,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8人。2007 年我县继续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新改扩建“三同时”项目30个,投资额15000万元,全县有噪声达标区6.56平方公里,生态村3个,规范化饮用水源保护区3个,烟尘控制达标区6平方公里。

年末有环卫从业人员357人,道路清扫保洁面积150万平方米,全年垃圾无害化处理4.30万吨。

十二、   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本年全县出生人口6359人,出生率为13.19‰,比去年同期下降5.2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939人,死亡率为6.09‰;本年净增人口3420人,自然增长率7.09‰,比去年同期下降5.21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484388人, 其中,城镇非农人口48397人(公安口径)。

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2007年末全县有在岗职工28881人,比上年末增长5.4%,全年全县登记失业人员3185人,安置城镇待业人员672人,年末登记失业人员2513人,登记失业率为3.9%。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88元,比上年增长1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8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县职工工资总额86511.5万元,比上年增长13.3%;职工平均工资30993元,比上年增长14.2%。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乡居民新建住宅40.32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42.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达52.8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灾害救助体制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完善,全年下拨救灾款物593万元,救济灾民1.18万人。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落实,义务兵家属优待费、在乡伤残军人优待费、三属优待费、在乡复退军人优待费分别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年末拥有社会福利院1所,农村敬老院11 所,床位1485张,收养老人380人,社会弃婴36  人。城乡各种享受国家定期定量补助救济对象1777人,发放国家救济金1067.6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 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