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天台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五四奋斗年”为工作总抓手,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重抓落实,同时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形势,努力破解要素制约,战胜台风自然灾害,全力推进“两个社会”建设,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一、综合 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72.96亿元,比2005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6.69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34.21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32.06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0.1:45.8:44.1调整为9.2:46.9:43.9。人均生产总值(GDP)13013元,同比增长13.5%。 二、农业 200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6亿元,比2005年增长4.3%。农作物播种面积38220公顷,同比下降0.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005公顷,下降1.6%,粮食产量123235吨,同比增长0.8%,每公顷产量4563公斤,增长2.5%。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增长(%) 粮 食吨1232350.8 油 料吨14014.9 茶 叶吨120014.0 蚕 茧吨1424.4 蔬 菜吨1410912.9 水 果吨506456.8 肉 类吨13987-5.8 禽 蛋吨263810.9 牛 奶吨501-1.4 淡水产品吨27180.1 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970公顷,比去年同期增长1.7%,其中:花卉苗木播种面积536公顷,增长2.1%。受生猪高热病影响,畜牧业生产有所滑坡,生猪存栏20.47万头,下降5.1%,肥猪出栏13.85万头,下降9.7%;家禽存栏60.83万羽,增长10.2%,出栏41.91万羽,下降9.0%。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农田基本建设土石方完成406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6.8%,水利总投入7028万元,同比增长13.0%。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3.1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59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9196千瓦,同比增长25.2%;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722吨,同比下降3.6%;农村用电量1850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8%。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快速发展。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82.04亿元,比2005年增长26.6%,销售产值78.92亿元,同比增长25.7%,基本实现了产销同步增长。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210.6分,同比下降3.5分。工业企业尤其是“50强”培育企业支撑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的工业生产。50家“50强”培育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9.35亿元,比2005年增长26.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4%.六大主导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4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6%。2006年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家,退出8家,净增33家,净增家数比2005年多9家。 建筑业发展势头继续看好。年末具有资质的建筑单位26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3%;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82.7万平方米,增长28.6%,其中新开工面积10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0%;竣工房屋建筑面积67.0万平方米,增长1.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呈现逐月回落的趋势。进入下半年,回落幅度进一步增大。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65亿元,比2005年增长7.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3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投资32.89亿元,增长8.1%,回落31.1个百分点;全社会工业生产性投资完成25.06亿元,同比增长28.6%,全社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4.48亿元,增长35.1%,全部限额以上房地产投资完成5.9亿元,同比下降17.4%。 五、交通、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县公路运输完成的货运量543万吨,增长6.5 %,货物周转量49611万吨公里,增长4.4%,全年客运量875万人,增长2.9 %,旅客周转量83482万人公里,增长3.7%。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3.9万户,与上年末基本持平;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1.5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0.9%;国际互联网用户数23311户,比上年末增长21.8%。 六、国内外贸易、旅游 2006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9%。其中,县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84亿元,增长16.7%,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5亿元,增长14.7%;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06亿元、4.55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31.8%、16.8%,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6.09亿元,增长9.4%,占消费品市场的比重为56.8%;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为24.71亿元、3.44亿元,分别增长15.7%、18.0%。 全县全社会出****货值4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0% ,外贸自营进出口25445万美元,同比增长37.5%,其中外贸自营出口23967万美元,增长40.5 %。到年底,全县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18家,比去年增加9家。在出口商品中,橡塑产品3880万美元,汽车用品、工艺品7314万美元,医药化工产品6757万美元,机电产品3406万美元,其他轻工产品2611万美元。外贸自营进口1478万美元,增长1.4%。全年引进内资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7.5%;实际利用外资1318万美元,同比增长4.7%。到年底为止,外资企业累计达到24家,其中今年新增外资企业4家。 旅游业增速迅猛。全面贯彻落实全县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确立了旅游经济的战略地位和“佛教名山”的品牌地位,出台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从根本上保证了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成功举办云锦杜鹃节等系列活动,直接拉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006年,景点国内外游客369.1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39.9%,全年景点门票收入2819万元,同比增长1.04倍;旅游总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10.9%。 七、金融、财政和保险 2006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6.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75亿元,增长27.4%,增幅提高14.8个百分点。个人中长期消费性贷款18.04亿元,增长20.6%,增幅回落4.1个百分点;基建贷款4.47亿元,同比下降18.7%,乡镇企业贷款3.4亿元,增长5.2%。金融机构存贷比83.5%,同比提高6.3个百分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