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天台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开放立县、产业强县、城市兴县、生态名县”四大战略;同时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形势,努力破解要素制约,战胜台风自然灾害,全力推进“两个社会”建设,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一、综合 2005年,生产总值(GDP)62.51亿元,比2004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6.3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28.6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27.59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比例由2004年的10.2:45.2:44.6调整为10.1:45.8:44.1。人均生产总值(GDP)11208元,增长14.1%。 二、农业 2005年,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7亿元,比2004年增长9.3%。农作物播种面积38477公顷,比去年同期下降0.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453公顷,下降1.0%,粮食产量122202吨,下降6.7%,每公顷产量4451公斤,下降5.8%。 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807公顷,与去年持平,花卉苗木播种面积525公顷,增长6.5%,。受禽流感影响,畜牧业生产有所滑坡,生猪存栏21.57万头,下降0.3%,肥猪出栏15.34万头,增长1.3%;家禽存栏55.19万羽,下降7.3%,出栏46.07万羽,下降12.8%。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农田基本建设土石方完成380万立方米,水利总投入6221万元,,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3.05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3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1170千瓦,减少1.4%;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971吨,增长1.1%;农村用电量16122万千瓦时,增长15.1%。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快速发展。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15亿元,比2004年增长29.7%,销售产值59.56亿元,增长29.7%,实现了产销同步增长。其中轻工业总产值33.42亿元,增长25.6%,重工业总产值27.73亿元,增长35.0%。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213.1分,增加2.4分。工业企业尤其是“555”工程企业支撑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的工业生产。40家“555”企业工业总产值44.13亿元,比2004年增长3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2%.六大主导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1%。2005年新进规模以上的企业31家,退出7家,净增24家,净增家数比2004年多7家。 建筑业发展势头继续看好。年末具有资质的建筑单位26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5.8亿元,增长5.3%;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42.1万平方米,增长17.9%;竣工房屋建筑面积66.0万平方米,增长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我县投资增幅呈现逐月回落的趋势。进入下半年,回落幅度逐渐减少并出现回升。200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96亿元,比2004年增长10.3%,比2004年的增幅回落17.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投资30.41亿元,增长23.1%,回落20个百分点;全社会工业生产性投资完成19.48亿元,增长12.6%,全社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0.72亿元,增长10.3%,全部限额以上房地产投资完成7.14亿元,增长15.3%。 五、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公路运输完成的货运量510万吨,增长8.1%,货物周转量47536万吨公里,增长15.0%,全年客运量850万人,增长9.0%,旅客周转量80542万人公里,增长11.4%。 六、国内外贸易、旅游 2005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5亿元,增长13.1%。其中,县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43亿元,增长16.3%,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02亿元,增长8.8%;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36亿元、3.90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33.6%、31.4%,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4.69亿元,增长6.4%,占消费品市场的比重为60.1%;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为21.35亿元、2.92亿元,分别增长10.5%、36.4%。 全县全社会出****货值33.71亿元,增长31.1%,外贸自营进出口18511万美元,增长39.9%,其中外贸自营出口17053万美元,增长39.5%。到年底,全县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09家,比去年增加37家。在出口商品中,橡塑产品2950万美元,汽车用品、工艺品5500万美元,其他轻工产品1650万美元,医药化工产品4200万美元,机电产品2720万美元。外贸自营进口1458万美元,增长45.3%。全年引进内资2.2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59万美元。到年底为止,外资企业累计达到25家,其中今年新增外资企业3家. 旅游业蓄势待发。成功召开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旅游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出台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从根本上保证了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成功举办济公故居济公佛像开光大典、云锦杜鹃节即新景开游仪式等系列活动,直接拉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景点国内外游客263.9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52.8%,全年景点门票收入1382万元,增长23.0%;旅游总收入9.8亿元,增长51%。 七、金融、财政和保险 2005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6.65亿元,增长12.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74亿元,,增长12.6%,增幅提高2.8个百分点。个人中长期消费性贷款14.96亿元,增长24.7%,增幅回落11.5个百分点;基建贷款5.5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乡镇企业贷款3.23亿元,增长28.0%。金融机构存贷比77.2%。 2005年,财政总收入7.70亿元,比2004年增长1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5亿元,增长14.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获国家科技进步两等奖1项;全年共列入国家级科技项目5项,其中,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项,重点新产品3项,火炬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省级新产品14项;年末有省级研发中心2家,县级研发中心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全年专利公告90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44件,外观设计专利36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小学学校数81所,小学在校生3.69万人,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100%。普通中学学校数31所,在校生2.89万人;初中入学率99.6%,比2004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初中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94.1%,提高1个百分点。职业高中学校数8所,在校生0.81万人。年末专任教师4493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