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阀 门 6.90万吨 55.4 汽车配件 527360万元 19.1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好转。根据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考核,十一项效益指标综合得分172.9分,比上年提高10.3分。具体指标为:工业产品销售率95.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2.2%,提高0.4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10.7%,下降1.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1.8%,提高2.4个百分点;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4.5%,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3155元/人,下降5.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75次,加快0.2次;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95.7%,与上年持平;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11.6%,上升1.3个百分点;亏损率12.3%,上升2.9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18.3%,提高6.1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1535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国有单位投资61348万元,比上年增长20.2%;集体单位投资72503万元,增长9.2%;城乡私人投资 43097 万元,增长17.2% ;房地产开发投资24587万元,增长72.5%。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 56251万元,增长12.9%;更新改造投资5097万元,增长320.1%。 投资结构变动较大,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社会总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4947万元,增长13.6%,其中购置和更新渔船67艘,投资3000万元,占第一产业投资的20.1%;第二产业投资 87933万元,增长14.4%,其中乡镇企业54701万元,占第二产业投资的62.2%;第三产业投资98655万元,增长25.8%。在第三产业中,社会服务业异军突起,完成投资10790万元,比去年增长169.2%,教育投资力度明显加快,完成投资6256万元,增长147.2%。国家、省和县重点建设项目22项,全年完成投资额39070万元。建成了大麦屿3万吨级码头、中央直属储备粮库和12.46公里高标准海塘,漩门二期、里墩水库、坎门渔港、至乐清滚装轮渡码头、110KV兴港输变电工程、110KV水龙输变电工程、新县人民医院、科技文化中心、玉坎河治理及城市污水处理等项目进展顺利。 由于重点建设项目增多,施工周期拉长,引起投资效益状况欠佳。全年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新增固定资产35509万元,比上年减少9.6%;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8.9%,降低2.8个百分点;房屋面积竣工率42.3%,提高16.5个百分点。完成投资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高等院校学生席位2000个、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中等学校学生席位1800个、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小学校学生席位3500个、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宾馆、旅馆、招待所客房 180间、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0.5万吨/日。 五、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社会各种运输量完成情况如下: 2000年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153206万吨公里 84.1 公 路 48959万吨公里 3.3 水 路 104247万吨公里 190.7 客运周转量 62887万吨公里 2.0 公 路 60048万人公里 2.2 水 路 2839万人公里 -1.4 大麦屿港口吞吐量 75.00万吨 39.7 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陈屿隧道口城关接线公路工程(三潭路)已完工;大麦屿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主体工程已建成;城关车站路、双港路沥青路面工程已铺就;坎门东港隧道已通车。陈屿疏港大道已开工;至乐清滚装轮渡工程已完成进度63%。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电信计费业务总量11109万元,比上年增长9.2%;邮电计费业务总量941万元,增长25.1%。至年末,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7.65万门;城乡电话用户拥有话机182726部,增长51.9%,其中市话用户51639部,增长69.7%;农话用户131087部,增长45.9%。无线寻呼4.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3万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47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城乡市场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县城零售额52550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县以下零售额66456万元,增长10.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8391万元,比上年减少7.3%;集体经济零售额3285万元,减少38.9%;私营经济8774万元,减少8.5%;个体经济86102万元,增长32.2%;股份制经济8978万元,增长27.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7896万元,比上年增长19.4%;餐饮业零售额16545万元,增长29.4%;制造业零售额56万元, 减少24.3%。 商品交易市场和商业网点日益健全。年末全县拥有商品交易市场53个,其中消费品市场44个,生产资料市场9个。全年市场成交额128142万元。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全县出口产品交货总值169397万元, 比上年增长54.7%。自营出口额8314万美元,增长68.0%。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8家,协议利用外资174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3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规模扩大,财政实力继续增强。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5685万元,比上年增长4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649万元,比上年增长38.2%;地方财政预算支出36116万元,增长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