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金融部门继续贯彻落实中央银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金融风险监管防范,优化金融服务,保证金融业的平稳发展。年末全县行社各项存款余额371269万元,比上年末增加70922万元,增长23.6%。各项存款中,企业存款10530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7805万元,增长3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11276万元,增加29712万元,增长16.4%。行社各项贷款余额226200万元,比上年末增加52314万元,增长30.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5861万元,比上年末增加49662万元,增长34.0%;中长期贷款余额30339万元,增加3623万元,增长13.6%。现金投放稳定增加。全年行社现金收入2400303万元,现金支出2589077万元, 净投放现金188774万元,比上年增长15.0%。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全年全县参加财产保险的企事业单位337户,家庭7396户;保险金额39.2亿元,保费收入3082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处理赔案2037件,支付赔偿金1501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4450万元,比上年增长24.2%;赔款支出287万元, 减少7.1%。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785人(含企业),其中中高级职称1796人。全年开展科研项目244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71项。申请专利受理数128项,专利授权数152项。全县共有13个项目获科技进步(星火)奖。净化集团、台州中昌水处理设备公司、冰箱压缩机厂、东方环保实业公司等4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计划总投资4850万元的县科技文化中心全面开工建设。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现有普通中学29所,农业、职业中学7所,小学73所、幼儿园82所。设有浙江江南理工专科学院1所,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玉环分校1所,成人中学1所,成人初等学校12所,成人技术培训学校25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426人,农、职业中学专任教师282人,小学专任教师1232人。普通高中在校生5166人,比上年增加10.4%;普通初中在校生21129人,减少2.2%;农、职业中学在校生3644人,增加4.3%;小学在校生24044人,减少 10.0%;教学质量继续提高。全年共有1097名学生高考上省线,845人被全国各高等院校录取。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99.38%,巩固率99.48%。教育投入增加,教学条件继续改善。陈屿中心小学综合楼、坎门中心小学综合楼、实验中学教学楼、县职教中心综合楼二期工程等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 文化事业稳定发展。全县共有电影放映队33个,全年放映电影640场次,观众8.7万人次。县越剧团1个,演职员42人,全年演出249场次,观众24.9万人次。民间职业剧团9个,群众业余演出团20个。全年举办各种展览43个,组织各种文艺活动123次。县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9.32万册,全年借阅图书6.5万人次,书刊外借3万册次。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37个,病床559张,卫生技术人员993人,其中,中医师39人,西医师237人,护师240人,中西医士125人,药剂人员149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全年举办各种运动会5次,参加运动员达到1800人次。设有少体校1个,在校学生100人。全县中小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人数44706人,达标率98.5%。在参加省、市各项比赛中,我县运动员共获得金牌28枚、银牌22枚、铜牌17枚。 九、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全年全县职工工资总额32310万元,职工平均工资13693元,比上年增加1727元,增长 14.4%;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2029万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977元,比上年增长13.7%。农渔民人均所得5723元,比上年增加463元,增长8.8%。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全县新建住宅110.7万平方米,人均新增住宅面积 2.85平方米。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达34.57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国有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50张,在院40人;集体敬老院18个,床位320张,收养190人;民办福利机构2个,床位150张,收养140人。定期救济精简退职老职工175人;农村集体供养五保户152人;临时救济1380人。享受伤残抚恤金23人,定期抚恤金39人,优待总金额达268万元。实行农村最低生活水平保障制度,发放救济资金155万元。发展开办福利工厂70个,安排残疾职工734人。 计划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年计划生育率98.25%,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一孩率81.03%,提高0.64个百分点;晚婚率73.72%,降低13.35个百分点;晚育率88.88%,提高0.52个百分点。 注:(1)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总量指标按现行价,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2)人口数据待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正式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