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临海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0.8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7.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54.2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8.5%。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25.9部/百人提高到27.5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38.0部/百人提高到48.5部/百人。年末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达53175户,增长11.4%。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市的零售额32.69亿元,增长17.6%,市以下实现零售额17.45亿元,增长13.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3.44亿元,增长15.8%,餐饮业零售额6.70亿元,增长17.5%。在各种经济类型中个体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32.36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4.6%。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8个,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金额43.22亿元,增长3.9%。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2个。 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200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水平上涨1.3%,消费品价格水平上涨1.0%。从构成看,八大类价格项目呈现“三涨五跌”格局。其中居住类上涨6.6%,食品类上涨3.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费类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衣着类、交通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烟酒及用品类分别下跌4.9%、2.7%、1.5%、1.1%和0.3%。 旅游业经济稳步发展。成功举办了2005年中国江南长城节、省第七届兰花博览会、括苍山旅游节等。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6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1%;接待海外旅游者7454人次,增长20.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2.91亿元,增长36.2%,旅游创汇368.0万美元,增长14.1%。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2005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692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自营出口62382万美元,增长27.5%,自营进口6872万美元,下降49.0%。2005年末,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99家,比上年末增加29家。在出口企业中,生产企业实现出口31976万美元,增长35.0%;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8024万美元,增长22.9%;外贸公司出口2382万美元,下降2.4%。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出口产品中,户外休闲用品、礼品出口33587万美元,增长31.9%;医药化工出口7256万美元,增长18.3 %;节日灯出口6041万美元,下降8.0%。 招商引资进展顺利。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3家,合同利用外资59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6%,实际利用外资3853万美元,增长91.0%。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9家,境外投资项目带动出口2635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63亿元,增长17.7%。预算内财政支出11.25亿元,增长10.8%。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7.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83.32亿元,增长15.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6.32亿元,增长4.6%。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为72.3%。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2005年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总收入32363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财产险收入10678万元,增长27.9%,人身险收入21685万元,增长9.9%。全年保险机构共支付各类赔款11699万元,比上年下降26.2%。其中财产险赔款10530万元,下降27.5%,人身险赔款1169万元,下降12.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发展加快。2005年,全市列入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创新基金1项,国家星火计划2项,国家火炬计划5项,省级科技项目15项。年末全市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台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列入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5家。全市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分别是665项和233项。技术交易市场日益活跃。全年经认定登记的技术成交项目42项,技术交易成交金额2637万元。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全市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511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4716人。全市年末拥有农民技术职称人员10299人。 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2005年全市财政对科技投入3213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934万元,增长13.5%。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55所,在校生5.36万人;职业高中9所,在校生1.37万人;普通小学176所,在校生7.94万人。义务教育普及得到巩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9.69%,巩固率为99.83%,初升高比例达到93.65%。全市普通高校上线人数为7007人,普通高校录取5487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市共有幼儿园381个,在园幼儿数3.38万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86人。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8602人,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64%、98.07%和94.9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电影放映单位69个,其中电影院、剧院9个,公共馆藏图书47.7万册,市博物馆年末文物藏品8650件。2005年,全年广播播出公共节目时间6463小时,电视播出公共节目时间3455小时。年末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5.6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0%和98.0%。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0个,年末实有医疗床位2613张。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803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1715人。年末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4人,其中每千人拥有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1.5人。妇幼保健工作在巩固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卫生状况继续改善。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2005年我市运动员共夺得国际级比赛金牌4枚;国家级比赛金牌13枚,银牌2枚,铜牌1枚;省级比赛金牌55枚,银牌28枚,铜牌35枚;台州市级比赛金牌35枚,银牌25枚,铜牌30枚。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共有环境保护机构4个,各类工作人员38人;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21人。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8.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7.7%;已建成规范化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4个,烟尘控制区52.7平方公里,城市环境噪声达标面积24.0平方公里,生活污水处理率55.0%。环境空气质量全年达到二级标准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