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四、交通、邮电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县交通运输业全面回升,货物、客运周转量和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都大幅度增加。各种运输量完成如下: 1991年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26170万吨公里 43.24 公 路 8187万吨公里 38.36 水 运 17983万吨公里 45.58 旅客周转量 29670万人公里 33.12 公 路 27817万人公里 35.76 水 运 1853万人公里 3.06 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36.38万吨 22.91 交通基础设施继续得到改善。楚门到栈台公路三期工程路基基本完成,西青岭隧洞沙鳝的3公里水泥路面提前完工,普青火叉口隔门岭隧道毛洞已通,新洋乡交通码头正在建设,省道线凡塘至楚门大坝公路拓宽、改建工程已完成勘测工作。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1991年邮电计费业务总量655万元,比上年增长38.32%。年末市内电话18887户,比上年增加469户;农村电话2686户,比上年增加376户。市农话到达户数中,私人付费电话1105户,比上年增加440户。完成了陈屿区自动电话的并网工作,实现了全县自动电话联网。同时,开通了国际长途直拨电话。到1991年底,全县已有直拨国际港澳电话用户7个。 五、国内商业和外贸 市场销售逐渐向稳定增长的方向发展。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0421万元,比上年增长17.70%;生活消费品20768万元,比上年增长4.75%,其中售给社会集团消费品增长1.23%;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9653万元,比上年增长60.38%。按行业划分,商业零售额22822万元,比上年增长22.09%,饮食业零售额1381万元,比上年增长19.26%,工业零售额1428万元,比上年增长17.24%;其他行业零售额2025万元,比上年增长0.65%;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2765万元,比上年增长0.18%。 生活消费品按八大类分,食品类比上年增长5.52%,衣着类减少7.48%,日用品类增长4.43%,文化娱乐用品类增长12.31%,书报杂志类增长13.36%,药和医疗用品类增长4.58%,房屋及建筑材料增长2.24%,燃料类增长72.81%。主要耐用消费品零售量增幅较大,其中电视机增1.12倍,电冰箱增1.98倍,洗衣机增83.63%,自行车增长43.86%。 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略有好转。1991年国营商业和销售合作社亏损单位已从上年的13个降至9个,亏损额由上年的878万元,降至638万元。但全行业依然是赤字利润,赤字额尚有308万元,比上年减少307万元。 对外贸易发展较快。全县出口产品交货总值16842万元,比上年增长65.37%,其中外贸系统收购8474万元,增长37.34%;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有所提高。对台劳务合作稳步发展,全年劳务输出710人次,劳务收入46.6万美元。对台小额贸易日趋频繁,贸易额达105万美元。利用外资已初露端倪,全县已有中外合资企业6个,3个已组织生产,全年共创外汇47.67万美元。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继续增加。全县财政收入6505万元,比上年增长13.88%;财政支出5866万元,增长19.45%。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并略有结余。 银行存贷款大幅度增加。1991年末,全县银行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3474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9676万元,增长38.60%;各项贷款余额为30862万元,比上年末增加5190万元,增长20.22%,全年现金收入92902万元,现金支出112167万元,现金净投入19265万元,比上年增长34.02%。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县参加财产保险的企业317家,居民1.6万户,人身保险6.64万人。全年保金总额达9.2亿元,保费收入671万元,比上年增长187.40%。处理赔案1370件,支付赔款194万元,比上年减少25.10%。 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县有4个区及城关镇、19个重点乡和镇配上科技副区乡镇乡,部分村配备了科技副职,3个乡、镇成立了科委。全县分工业和农业两条线,初步形成了四级科技网络。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9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422人。全年共开发科技项目9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5项,县级46项。科技产品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获省星火奖1项,批准专利32项,年创产值2600万元,创税利350万元。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有普通中学31所,农业、职业中学3所,小学188所,幼儿园59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712人,农业、职业高中专任教师33人,小学专任教师1157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054人,农业、职业中学727人,普通安装中15547人,小学36235人,县电大在校学生380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8.63%,有14个乡镇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教学条件继续改善,教育投入增加。1991年教育集资413万元,教育投资1547万元,新建校舍4480平方米,增加学生席位2380个。 文化、广播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县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62个,录像放映点21个,全年放映电影15368场次,观众达770万人次;县越剧团1个,演职员55人,全年演出128场次,其中在农村120次,业余剧团11人,演职员330人。此外还有群众集资筹办的各类文化娱乐场所,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全县广播入户率53.4%,电视覆盖面88.0%。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1991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53个,拥有病床545张。卫生技术人员868人,其中中西医师178人,护师43人,中西药师29人,中西医士113人,护士及助产士87人。与上年相比,卫生技术人员增加2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