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武安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7 邯郸市武安市统计局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硕果累累。2006年,高新技术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8亿元。共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10项,推广工农业科技成果30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

教育事业成绩斐然。2006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市一中完成整体搬迁,高中阶段招生人数1.1万名,高中入学率达到73%,高考成绩连续8年居邯郸市各县(市、区)第一。年末,全市普通中学63所,职业中学4所,小学407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3937人,减少4.4%;职业中学在校学生8860人,增长32.3%;小学在校学生69113人,减少1.2%。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提高1.5个百分点。

文化出版广电事业繁荣发展。2006年,武安平调、落子和傩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共发表(展览)文学和艺术作品120篇(件),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的作品61篇(件)。市图书馆藏书14万册。《武安报》全年共出版134期,总印数147万份。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稳定在100%。

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27个,农村医疗点487个,病床总数1490张,各类医务人员13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03人。年内22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

体育事业成绩突出。全年我市运动员在上级举办的运动会上获得奖牌18枚,其中金牌4枚。全民健身运动更加活跃。

十、城乡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

2006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41.5%,居全省第10位。投资2.7亿元,完成19项重点城建工程,其中桥西路、游览路等5条道路改造完成,中山大街综合改造已完成前期拆迁任务,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垃圾处理厂完成了选址。城区绿化覆盖率45%,公共绿地面积17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8平方米。全年重点城镇磁山、阳邑、徘徊、邑城等完成建设投资4699万元。

大气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治理,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空气质量有所好转。深入实施“蓝天工程”,投资2.7亿元加强环保综合治理。全年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7个,开发整理土地6300多亩,新增耕地3680亩。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户数218028户,总人口731831人,比上年增加6266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43117人,非农业人口88714人;男性372622人,女性359209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3.13‰、6.89‰和6.24‰。

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6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消费性支出7149元,增长3.8%。农民人均纯收入4903元,增长8.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55元,增长3%。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113人,比上年增加484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531人,增加231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6551,增加14051人。城乡低保范围扩展到城镇2867户6145人,农村4060户8373人,标准增至每年城镇居民2160元/人,农村720元/人。年内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已经启动。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资料取自公安局户籍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