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武安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金融保险业:年末金融部门各项存款余额175.2亿元,比年末增长26.8%,各项货款余额100.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2.7亿元,增长19.9%;中长期贷款5.95亿元,增长8.6%。全年现金收入246.77亿元,增长11.8%,现金支出282.65亿元,增长11.8%,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35.88亿元。全年保费收入1.89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2亿元,增长2.7%;人身险保费收入1.69亿元,增长35%。理赔和各项保费支出1719万元,增长4.3%。 房地产业: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商品房施工面积达11.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9万平方米,销售9.8万平方米。 四、对外开放 外贸出口:据海关统计,全市直接出口1222万美元,比上年减少46.8%。全年外贸收购总额1.9亿元,与上年持平。 利用外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引进国内资金12亿元,减少6.2%,其中引进省外资金8.5亿元,减少26.7%。 旅游:2005年洺河源公园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京娘湖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力地提高了全市旅游业的知名度。全年接待游客125.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300人次,综合收入12.6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3.2%,旅游创汇1.5亿元,其中旅游商品创汇0.4亿元。年末全市共有3家三星级宾馆,3家涉外饭店,旅行社5家。 五、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高新技术园区技工贸总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44.5%。全市研究开发省级以上产品2项,推广省市以上科技成果和示范项目10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 教育:2005年为全市“教育年”,市财政向教育事业投入近4亿元,比上年增长76%,为历年之最。高考上线考生6539人,增长106.1%。年末,全市普通中学65所,职业中学4所,小学415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6865人,减少6.1%,职业中学在校学生6698人,增长21.4%,小学在校学生70449人,减少6.8%,学龄儿童入学率98.5%,提高1.3个百分点。 文化: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5年磁山镇入选“中国魅力名镇”,在央视展示了我市深厚的人文底蕴,光大了武安形象.全年我市发表(展览)文学和艺术作品116篇(件),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的作品82篇(件)。戏剧小品《送闺女》获第十二届“群星级”金奖。市图书馆藏书13.3万册。“村村通”工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稳定在100%。 卫生: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力量不断增强。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26个,农村医疗点487个,病床总数1490张,各类医务人员12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54人。 体育:体育战线凯歌高奏。全年,我市运动员在上级举办的运动会上获得奖牌18枚,其中金牌6枚,银牌6枚,铜牌6枚。 六、人口、就业、人民生活 人口:全市年末总户数215114户,总人口725565人,比上年增加7300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36563人,非农业人口89002人;男性369091人,女性356474人。 就业和社会保障:职工工资有所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扶贫济困力度加大。2005年末,市直单位在岗职工29089人,工资总额4.22亿元,人均工资14535元,比上年增长17.2%。2005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655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城镇养老、失业保险进一步扩展,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万人和1.7万人。城乡低保范围进一步扩展,城镇低保户2862户,农村3027户。 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继续增长,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8.82元,比上年增长18.8%,人均消费性支出6884.27元,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4520元,增长10.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00元,增长8.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3.9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5%。 注:1、公报中产值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部分二三产业指标,2004年基数按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了调整。 3、人口资料取自公安局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