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一般预算收入 税收收入 增值税(25%) 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40%) 个人所得税(40%) 非税收入 上划中央“四税”收入 增值税(75%) 企业所得税(60%) 个人所得税(60%) 基金预算收入 13.3 10.64 2.62 3.41 1.36 0.32 2.66 10.37 7.85 2.04 0.48 9.33 30.0 29.4 33.9 55.5 0.8 22.6 32.6 25.3 33.9 0.8 22.6 39.9 七、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3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3.46亿元,增长24.8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87亿元,增长32.5%。市场建设继续加强,农村集市贸易持续繁荣活跃,全年市场成交额51亿元。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我县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3642万美元,其中:出口10500万美元。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新签三资企业21个;合同利用外资16143万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6180万美元。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同步增长。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同额7233万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营业额73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 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境内外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全年接待游客9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4亿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积极推进“富民强县、科教为先”战略,着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加快科研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进程,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中小学布局日趋合理,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拥有普通中学44所,其中:初级中学35所,高级中学9所;本年招生22939人,其中:初中招生14191人,高中招生8748人;在校学生82774人,其中:初中54638人,高中28136人。职业中学4所,本年招生职业高中2686人,在校学生11634人。小学校118所,本年招收学生8690人,在校学生5355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2.4%。幼儿园入园儿童20003人,在园幼儿数35844人。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取得新成绩。 文化事业持续繁荣。文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站)22个,公共图书馆(室)藏书26.4万册。拥有电影放映单位21个,放映场次4200场,观众人数215万人次。拥有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广播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蓬勃发展,有线电视台节目套数达38套;联网入户终端总数19.96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62.41%;架设光缆总长度达1899公里。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卫生系统卫生机构103个,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281张,卫生技术人员2753人,其中:执业医师762人,执业助理医师203人,注册护士688人,药剂人员48人,检验人员30人。农村卫生事业继续发展,三级防保和医疗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100%,乡村医生1529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我县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步伐加快,运动员在各级体育比赛中取得显著成绩。在国家级体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1项,第二名1项。在省级各项比赛中,获得第一名3项,第二名5项,第三名9项;在市级比赛中:获第一名80项,第二名31项,第三名24项。向省市输送体育人才147人。2008年我县举办各类体育运动会7次,参加各项比赛运动员达3800人次。 九、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从业人员56811人,其中:在岗职工56018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5989.9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845元,比去年增长16.66%。农民人均纯收入7167元,比去年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10元。 城乡居住条件大幅改善。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我县农民年内户均新建住房面积2.77平方米,年末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36.5平方米。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提升,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持续增加。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百户农民耐用物品拥有量如下:洗衣机91台、电冰箱49台、空调机27台、热水器61台、自行车189辆、摩托车47台、固定电话机91部、移动电话172部、彩色电视机110台、黑白电视机6台、影碟机55台、摄像机1台、照相机9架、家用计算机14台。 十、人口 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1221106人,比上年增加16385人,其中:男624621人,女596485人,人口性别比(女为100)为104.72:100。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51人。 注:1、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