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单 位 2007年 比上年+-%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372925 12.89 火电 万千瓦小时 372925 12.89 软饮料 万吨 54.09 2.97 纱 万吨 4.49 33.61 布 万米 1338 3.24 棉布 万米 1338 3.24 丝 吨 220 15.79 人造板 万立方米 60.62 29.08 胶合板 万立方米 60.62 29.08 机制纸及纸板 吨 515385 81.88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吨 27590.29 -2.00 杀虫剂原药 吨 27590.29 -2.00 水泥 万吨 486.46 53.82 日用玻璃制品 吨 生铁 万吨 132.9 47.56 铁合金 吨 3287 22.01 铜材(铜加工材) 吨 1265 190.80 铝材 吨 14547 60.12 手工工具 万把 农业运输机械 辆 20383 46.97 电力电缆 千米 9054 36.73 建筑业稳步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50.1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其中:工业投资120亿元,增长60.0%;规模以上投资和城镇投资分别完成146.70亿元和118.47亿元,分别增长81.72%和66.2%;房地产完成投资额16.86亿元,增长85.68%;全县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均有新的进展,投资结构明显改善。 商业服务业健康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不断更新观念,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注重引进大型商贸、物流项目,积极扶持、培育新兴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初步统计,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亿元,增长16.2%。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2007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2432.1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820.70公里。 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19万元,邮政业务收入3583万元。年末农村交换机容量达30.3万门。农村电话机总数21.65万部。小灵通用户4.98万户。电信业务总收入10051万元。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77亿元,增长14.5%;餐饮业零售额8.69亿元,增长25.7%。市场建设继续加强,农村集市贸易持续繁荣活跃,全年市场成交额51亿元。 对外贸易持续较快增长。我县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891.85万美元,其中:出口8598.56万美元。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协议注册外资13755.17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5158万美元。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持续活跃。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同额5622万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营业额67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1%。 旅游业继续发展。旅游人数不断增多,全年接待游客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0亿元。 七、财政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5.18亿元(老口径),比上年增长6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9亿元,增长73.9%;上划中央收入8.28亿元,增长39.0%。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10.23亿元,增长38.6%。地方财政预算支出22.74亿元,增长64.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6.19亿元,增长44.6%。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我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强科技投入开发和成果转化,把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促进科教与经济的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我县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中小学布局趋于合理,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拥有普通中学45所,其中:初级中学35所,高级中学10所;本年招生27999人,其中:初中招生18098人,高中招生9901人;在校学生96035人,其中:初中67559人,高中28476人。职业中学5所,本年招生职业高中5247人,在校学生17061人。小学校123所,本年招收学生8233人,在校学生5897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入园儿童16829人,在园幼儿数31877人。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取得新成绩。 2007年,我县高考取得“三个全市第一,文理科双状元”的佳绩。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站)21个,公共图书馆(室)藏书25.59万册。拥有电影放映单位20个,放映场次5100场,观众人数390万人次。拥有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广播覆盖率分别达99.98%和100%。有线电视蓬勃发展,有线电视台节目套数达37套;有线电视用户16.54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51.72%;有线电视联网行政村342个,联网率达10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卫生系统卫生机构71个,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310张,卫生技术人员2437人,其中:职业医师707人,职业助理医师256人,注册护士602人,药剂人员175人,检验人员126人。农村卫生事业继续发展,三级防保和医疗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3.0%,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76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我县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运动员在各级体育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在省级各项比赛中获得第一名2项,第二名4项,第三名6项;在市级比赛中获第一名27项,第二名11项,第三名31项。向省市输送体育人才98人。2007年我县举办各类体育运动会5次,参加各项比赛运动员达1600人次。 九、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全县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从业人员53491人,其中:在岗职工52508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98038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725元,比去年增长20.0%。农民人均纯收入6340元,比去年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35元。 城乡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我县农民年内户均新建住房面积4.2平方米,年末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33.9平方米。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持续增加。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百户农民耐用物品拥有量如下:洗衣机84台、电冰箱37台、空调机26台、热水器48台、自行车183辆、摩托车41台、电话机94部、移动电话145部、彩色电视机106台、黑白电视机12台、影碟机53台、摄象机1台、照相机8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