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新沂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13 徐州市新沂市统计局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和“年年进位,项项争先”两大目标,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和谐社会建设收到新成效,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跃上新台阶。

一、综  合

全市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0亿元,增长5.90%;第二产业增加值46.35亿元,增长18.90%;第三产业增加值36.15亿元,增长17.8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460元。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2.39∶43.60∶34.01。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城市化水平达38.31%,比上年提高0.77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市城乡从业人员55.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1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5.01万人,比去年减少0.28万人。全市个体私营从业人员9.76万人,增加2.26万人。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就业,全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374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9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9%。农村劳动力转移达24.44万人。

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6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0%,增幅高于GDP增幅1.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60%。年末全市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5017户,新增1145户,注册资金达41.72亿元;个体户数14282户,新增3123户,注册资金达1.90亿元。

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健全工作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大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坚决制止新上国家禁止类项目,坚决控制限制类项目,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关停、取缔一批小化工、小造纸、小炼铅等污染严重的企业,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万元工业产值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9.35%,万元GDP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5.70分。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稳步发展。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上有利的气候条件,出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2%。其中,农业产值28.13亿元,增长5.68%;林业产值1.96亿元,增长18.17%;牧业产值14.22亿元,增长31%;渔业产值5.77亿元,增长18.32%。实现农业增加值23.80亿元,增长5.90%。

种植业稳中求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31.14万亩,比上年增加23万亩,增长21.27%;全年粮食总产量达49.12万吨,比上年增加7.11万吨,增长17.01 %。油料种植面积为20万亩,减少5.20万亩,下降20.63%;油料产量5.76万吨,下降20.90 %。蔬菜面积42万亩,减少20万亩。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较快。瓜菜、水果不断调整品种、优化品质。果园面积达2467公顷。

林牧渔业稳中求效。全年造林面积0.61万亩,比上年减少 0.47万亩。畜牧水产稳中有升,内部结构继续优化。家禽饲养量3558万只,同比增长133.26%;生猪饲养量85万头,下降0.11%;羊饲养量54.47万头,增长10.50%。水产面积25万亩,稻田养殖面积12.50万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86万吨,增长11%。肉类总产量8.59万吨,比上年增加1.20万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52万吨,禽肉产量3.40万吨;禽蛋总产量4.01万吨。牛奶总产量1.20万吨;蚕茧产量4400吨,增长0.5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6.7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40%。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532台,小型拖拉机27231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500台,联合收获机1607台,机动水稻插秧机498台,播种机5596台。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62.45千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 8.10万吨;农村用电量17520万千瓦时,增长3%。新农村建设10大工程和农村五件实事成效显著,“千村万户帮扶”工程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39.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2.92亿元,增长26.50%。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4.73亿元、19.42亿元,分别增长23.8%和47.03%。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5.46亿元,增长23.53%;私营工业增加值14.70亿元,增长60.45%。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5.30亿元,增长16.03%。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22.30%。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24家。全市工业用电量17.3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60%。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1.67亿元,比上年增长35.24%;产品销售率97.41%,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0.14亿元,增长52.65%,其中,利润5.38亿元,增长53.32%。亏损企业亏损面7.60%,下降 9.2个百分点;亏损额 0.13亿元,下降41.90%。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60亿元实现增加值6.50亿元,增长11.90%。房地产开发总面积 11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9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3亿元。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83.20%,其中,住宅销售额8.06亿元,增长87.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0%。其中,规模以上投资为80.70亿元,增长6.55%。城镇投资完成77.98亿元,增长23.96%。工业投资62.30亿元,增长29.60%。房地产开发投资13亿元,增长75.46%。从投资构成来看,民间投资85.30亿元,增长21.25%。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70.70亿元,增长18 %。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92.4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27 个,涉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0.900亿元。开工在建1000万元以上项目20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个。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开发区总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进区项目 215个,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1.30亿元,增长 38.60%。无锡——新沂工业园区建设较快,为新沂跨越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大大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50亿元,已有17个项目落户园区,固定资产总投资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