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贾汪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13 徐州市贾汪区统计局

三、城乡建设

基础建设

城乡面貌继续改善。全年城市维护建设税2807万元,增长44.5%。年末,城市居民供水管道63.4公里,其中:主干道管道(口径300mm以上)20公里;排水管道84公里。年末,水厂综合生产能力0.62万吨/日,年供水总量200万吨。其中:生活用水150万吨。严格执行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新国标,保证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以上。中国燃气公司贾汪分公司实施了贾汪城区燃气管道支线工程建设,计划铺设管道 7160米,实现新建小区(阳光世纪苑、东方宜家花园、传世经典小区等)管道铺设到位及老城区贾韩路两侧管道对接。城市道路实际清扫面积85.5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7.5万吨,公共厕所219座,其中水厕21座;保洁队146人,其中正式职工28人。

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年内,全区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累计完成投资2.06亿元,增长62.6%。其中:正大、禹航、华辰、怡嘉置业等房产公司施工面积66.2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43.3万平方米,销售面积8.03万平方米,销售额1.17亿元。文化名园、桃源世家、民和小区、祥颐园二期已竣工,13万平米东方宜家花园主体工程基本竣工;10万平米传世经典工程顺利启动。老城改造实现重大突破,五年累计投入7亿元,拆迁棚户区16万平方米,新建住宅小区92万平方米。

道路建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年末,城市实有铺装道路长度37.0公里,铺装道路面积77.0万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拥有面积11.9平方米。投入资金240余万元,安装改造路灯460盏,使我区路灯亮灯率达到了98%;新夏路、贾韩路、前委路等城区主干道全部新更换为双侧双臂钠灯。改造更新老城区果园路、工商北路延长段,育才路人行道综合整治;新铺设了新城区府左路、府右路、府后路,新城起步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

绿化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年投入绿化资金2000万元,共完成了世纪广场绿化、206国道绿化和育才路绿化三大重点绿化工程,栽植女贞、枇杷、海桐、龙柏及各种荞灌木千万余株;新增绿化面积18.6万平方米。年末,城市园林绿化面积709公顷,绿化覆盖率38.1%,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42.5公顷。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年内,全区农林水事务支出7401万元,增长67.9%。一折通管理成效显著,直接惠农政策支出1310万元。公开招投标建设“乡间彩虹”农村小公益桥梁48座,工程预算节约113万元;塔山大桥改造工程全面完工;累计完成新建农村公路建设35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省定五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比重连续三年达全面小康目标值。翡翠园二期、潘安民和小区、大李庄别墅型住宅区等新农村建设典范工程进展顺利。

环境资源

环境综合治理继续加大。2007年,全区环保支出2430万元,增长694.1%。年内,铺设各类排水管5000米,完成了26千米城区主干道排水管清淤,铺设集污管网30公里。路网排水体系逐步完善。

全年,大气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良好天数达217天。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103个,达标覆盖率72.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PH、六价铬、高锰酸钾、氨、氮等五个监测因子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河流断面监测力度不断增强。

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增强。2007年,新开荒面积1517.5公顷,开发复垦1636.7公顷,三项建设用地2407.8公顷。新型墙材产量达到4亿块,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全年散装水泥产量150万吨,散装率达40%。

四、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全区户籍(下同)总人口48.35万人,下降0.6%。其中:非农业人口21.51人,增长3.4%。登记出生人口6981人,死亡人口7541人;人口出生率为14.4‰,死亡率为15.6 ‰。男女性别比为107.8:100。年末,省内外迁入人口2606人,迁往省内外人口2730人。

表4:       2003-2007年全区户籍人口数量及构成

单位:人、%

指 标   2007年   比重(%)

总人口 483487 100.0

其中:农业   268410 55.5

非农业   215077 44.5

其中:男性 250849 51.9

女性 232638 48.1

其中: 0-18岁   88532 18.3

18-35岁   142609 29.5

35-60岁   181944 37.6

60岁以上   70402 14.6

就业

2007年,全区下岗失业人员22864人,再就业111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年内,全区劳务输出人员60512人。其中:省内苏南地区9703人,省外19757人。年内,培训劳动力35711人,其中有4556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小康建设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7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037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96元,增长13.3%。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1.77: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0%和39.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49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7112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稳步推进。2007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个监测指标中,我区全面小康实现度为36%,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化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比重、恩格尔系数、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等九项指标已达到目标值。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07年,抚恤事业支出39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76人,安置义务兵、士官56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467人,农村五保老人2115人,首批4494 人纳入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再次提高。参加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4.06万人。社会办敬老院、福利院19个,新增3家。

年内,成立贾汪区慈善会;民政优抚人员、退役士兵安置、伤残军人补助、关破企业职工救助与医疗补助、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等都纳入了区财政兜底范围等。全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政府民生公益投入进一步加大。年内,累计偿还各类债务4721万元。其中:清偿教育债务1965万元,供销社股金200万元,国道借券241万元,农基金转贷款395 万元,海螺占地443万元,各类工程和用地租金673万元,职工集资和企业改制729万元,粮食挂账利息75万元等。2007年,江庄镇成立我区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2个,共3万余名会员喜享合作经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