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利津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10 东营市利津县统计局

200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为重点,努力克服非典、涝灾等诸多不利影响,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合

经济总量取得重大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核算,200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3849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5%,是近几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人均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628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261万元,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159536万元,增长26.6%;第三产业增加值87700万元,增长9.5%。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为27.0:47.1:25.9。

市场物价有所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9%。其中非食品价格指数为100.5%,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0.3%,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3.6%。在消费品价格指数中,价格下降的有: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及通讯类分别下降1.0%、0.8%、1.8%、3.6%。价格上升的有:食品、烟酒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类,分别上升7.7%、5.4%、0.6%、2.6%。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3年,全县累计引进已投产项目155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72103万元,已注册在建项目118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41103万元。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70700万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农业83321万元, 增长7.0%;林业1609万元, 增长47.7%;畜牧业39163万元,增长19.1%;渔业30109万元,增长9.9%。粮经作物种植面积之比由上年的52.1:47.9调整到41.5:58.5。主要农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名、优、新、特、精、细品种不断增加。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单位绝对值比上年±%

粮食吨123374-21.2

夏粮吨59229-15.5

秋粮吨64145-25.8

棉花吨2491347.9

油料吨3486-45.4

蔬菜、瓜类吨5015323.7

水果吨257005.0

生猪年末存栏头761496.1

牛年末存栏头7860115.0

羊年末存栏只31967020.0

肉类吨3179415.2

禽蛋吨342868.3

奶类吨1901161.1

水产品总产量万吨630008.4

林业生产快速发展。造林面积2687公顷,比上年增长63.3%;其中,用材林2069公顷,经济林565公顷,防护林53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2.7%。

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农村用电量5093.1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8.4%。化肥施用量(折纯)34087吨,下降0.1%。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3.31万亩。农村通电话户数达到46077户,比上年增长2305户,占乡村总户数的61.3%,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程度稳定提高。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32.7万千瓦,增长1.2%。

三、工业

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56家规模以上(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8279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1160万元,增长0.2%;集体工业增加值526万元,下降72.5%;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26594万元,增长38.3%。轻工业增加值59036万元,增长4.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69243万元,增长96.0%。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64:36变化为46:54。大中型工业实现增加值83685万元,增长84.2%。按行业分,石油加工业实现增加值55396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43.2% ,比上年增长76.4% ;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052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24.2% ,比上年增长16.5%。

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单位绝对值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万吨8.572.7%

食用植物油吨762034.6%

鲜、冻畜肉吨53620102.7%

罐头吨227821.7%

白酒吨1959177.9%

皮棉吨887-87.3%

纱吨1633271.9%

布万米6622566.2%

呢绒万米10810.2%

原油加工量吨66474139.3%

农用氮、磷、钾肥料吨627454.0%

中成药吨109069.2%

火电发电量万千瓦时576956.2%

供电量万千瓦时1988528.5%

自来水生产量万吨48215.9%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76456万元,比上年增长46.5%;实现利润24329万元,实现利税3880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9%和43.6% 。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重由上年的30.7%下降到29.2%,流动资产周转率由上年的3.8次增加到4.7次,周转速度加快了0.9次。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20302万元,比上年增长64.6%。其中,全县50万元以上规模的在建项目236个,共完成投资20398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7%。城区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33479万元,比上年增长103.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9539万元,比上年增长139.9%;更新改造投资完成9400万元,比上年增长61.0%;房地产投资完成3390万元。农村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504万元,其中,农村500万元以上投资完成46984万元,比上年增长220.1%。分行业看,城区制造业投资共完成78541万元,比上年增长322.3%,其中,纺织行业投资完成47373万元,比上年增长412.1%。

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五级及以上建筑业企业1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812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实现利润2507万元,增长146.3%。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受“非典”疫情的影响,供求出现小幅波动,全年基本维持了运行平稳的发展态势。全年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4378万元,较上年增长12.5%。其中,县的零售额为24075万元,增长13.9 %;县以下农村零售额达到60303万元,增长12.0%,城乡市场相差1.9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贸易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型经营业态不断涌现。全年实现零售额53808万元,同比增长11.1%,市场份额达63.8 %。餐饮企业改善经营模式,零售额快速增长,全年实现零售额23441万元,增长23.8%,增幅继续居各行业之首,市场份额达27.8 %。

各种经济类型零售额呈不同的发展态势。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实现零售额4836万元,比上年增长114.9%;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快速增长,实现零售额71279万元,增长10.1%;其他经济类型零售额8263万元,增长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