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广饶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10 东营市广饶县统计局

200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初步统计,200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3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23.26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18.00亿元,增长17.6%。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调整到21.8:44.1:34.1,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提高1.4个和0.5个百分点。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152元,比上年增长15.2%。

一、农业

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497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农业实现产值140027万元,增长6.3%;林业实现产值942万元,下降1.5%;牧业实现产值33120万元,增长12.6%;渔业实现产值18408万元,下降1.7%。

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经济作物增长较快。全年粮食总产38.08万吨,比上年增长6.3%。其中夏粮受播种面积减少和天气干旱的双重影响,总产量下降13.5%,达到17.16万吨;秋粮总产20.92万吨,增长30.9%。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年粮食亩产427.7公斤,比上年增长13.6%。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增长较快,其中棉花总产9793吨,比上年增长128.1%;蔬菜及瓜类总产124.26万吨,增长14.7%,其中蔬菜总产123.43万吨,增长15.8%;果品总产2.3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总产516吨。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县共完成造林面积1100公顷,其中经济林600公顷,防护林30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6.6%。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年末生猪存栏9.96万头,比上年增长1.5%;牛存栏5.77万头,增长0.2%;鸡存栏438.01万只,增长0.1%。全年肉蛋奶总产量6.01万吨,比上年增长10.5%,其中肉类总产量3.61万吨,增长12.8%;禽蛋产量1.61万吨,增长9.5%;奶类产量0.79万吨,增长2.6%。

渔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县水产品产量达到5.35万吨,比上年增长10.7%。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33万吨,增长8.3%;淡水产品产量1.02万吨,增长22.9%。水产养殖面积5087公顷,增长25.1%,其中海水养殖面积3160公顷;淡水养殖面积1927公顷。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8.9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6%。联合收割机达1400台,增长21.7%。农村用电量1792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6%。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37145吨,下降11.4%;农药使用量1475吨,下降3.7%;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828吨,增长33.6%。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1957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7350公顷,增长5.9%。全县通电的农户数11.75万户,比重达到100%;通电话的村数553个,比重达到100%;自来水受益村数553个,比重由上年的99.1%上升到100%。

二、工业

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大企业改制力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增加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工业经济实现了速度、效益、后劲的同步增长。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1020158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实现工业增加值205767万元,增长17.7%。其中全部国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简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29596万元,增长28.5%;实现工业增加值163869万元,增长23.4%。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拉动鼍迷龀?.7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23957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实现利润41283万元、利税66314万元,分别增长17.7%和21.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2.4%,其中总资产贡献率达到10.9%,资本保值增值率达到114.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5741元/人,流动资产周转率达到1.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达到7.1%,资产负债率达到59.0%,产销率达到97.9%,除资本保值增值率外均好于国家标准值。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努力激活民间投资,深入开展争创金融信用县活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全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708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县城改造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开发建设各类楼房90栋,西苑小区二期工程、明月小区、清风小区等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工程顺利竣工,开发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工业投入力度加大。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5.8%,拉动总投资增长7.7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与效益同步增长。全县五级及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22607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实现利润6563万元,增长11.5%。单位工程施工523个,房屋建筑面积119.9万平方米,增长27.6%;竣工面积56.72万平方米。

四、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县公路运输客运量52万人,货运量59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11.7%;客运周转量4846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53956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0%和12.1%。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02公里,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年交换机容量达到130324门。年末实有电话机100956部,比上年增加18248部,增长22.1%;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29765户,增加9781户,增长48.9%;因特网注册拨号用户达到3987户,增加974户,增长32.3%。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0918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4491万元,增长18.8%;餐饮业零售额12352万元,增长24.5%;制造业零售额47241万元,增长9.1%;其他行业零售额16834万元,增长18.7%。全县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11957万元;实现利润309万元,增长2.49倍;实现税金421万元,增长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