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邹城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文化广播档案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场所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视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5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7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市各类档案、图书资料7万多卷(册),可提供利用各类法律、法规性的现行文件1867件。 旅游业迅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1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旅游直接收入1.76亿元,增长28%;旅游社会总收入7.2亿元,增长42%;旅游创汇收入86万美元,同比增长16%;旅游商品创汇收入32万美元,同比增长23%。 三、城乡建设和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全市城区绿化覆盖面积930公顷,绿化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1平方米,年末城区道路总长度257公里,路灯5360盏,市内公交运营车辆117辆,城区内供水管网长度698公里,煤气管网长度361公里,污水管网长度50公里,垃圾清运量154万吨。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污染治理资金支出16340万元,其中,用于治理废水2580万元,治理废气9680万元,治理噪声110万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2.7%,“三废”综合利用产值9885.5万元。 四、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总户数32.33万户;总人口112.04万人,其中,男性58.38万人,女性53.66万人;非农业人口35.4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7万人,出生率为10.44‰;死亡人口6386人,死亡率为5.7‰;人口自然增长率4.74‰。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85元,增长15.0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34元,增长9%。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1平方米。 职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14.95万人,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7.17亿元,增长11.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917元,增长13.36%,其中,邹城市属职工平均工资12423元,增长10.55%。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18万人,增长12.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02万人,增长17.5%;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02万人。安置再就业人员18466人。年末登记失业人数52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初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万人,医疗保险收缴额3200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城市低保对象0.3万户、0.8万人,发放低保金475万元;救助农村低保对象0.3万户、0.6万人,发放救助金137万元;供养农村五保3200人,年投入供养资金231万元。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02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000万元,接受社会各类捐赠20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