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10 济宁市兖州市统计局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市各项工作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克难攻坚,拼搏实干,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42.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3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45.83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72.97亿元,增长18.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9.7: 60.2 :30.1,与上年相比一产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469元(突破5000美元大关,达到5338美元,按1:7.3946折算)。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04%,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两税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7%,提高2.6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9.04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农业产值18.2亿元,增长5.7%;林业产值1.5亿元,与上年持平;牧业产值18.2亿元,增长26.1%;渔业产值0.16亿元,下降6.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8亿元,增长8.9%。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种植业结构得到改善。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3.2万亩,粮食总产36.8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单产达到504公斤/亩。设施农业有较快发展。全市塑料大棚发展到3450个。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减(±%)

粮食万吨36.88-1.23

#夏粮万吨18.63-4.27

秋粮万吨18.252.01

棉花吨23809.78

油料吨29759-0.96

#花生吨29757-0.93

蔬菜万吨84.791.78

肉类吨1138832.6

奶类吨1033218.17

禽蛋吨45710-3.03

肉猪出栏头数万头60.142.11

生猪年末存栏数万头21.881.77

羊年末存栏数万只6.15-9.69

家禽年末存栏数万只946.246.07

林业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增造林面积0.4万亩,年末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3.03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0.1%。

畜牧业生产克服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实现稳步发展,肉类产量11.39万吨,比上年增长2.6%,禽蛋产量4.6万吨,比上年下降3.03%。奶产量10332吨,增长18.7%。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水产养殖面积5600亩,水产品产量1700吨。

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4.3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1%;农用拖拉机4906台,增长12.47%;农用汽车801辆,增长6.94%;大型联合收割机2572台,增长11.78%。全年机耕面积达到3.38万公顷,小麦机播面积3.09万公顷,小麦机收面积3.09万公顷,占小麦收获面积的100%。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40678吨,增长14.16%。农村用电量58334万千瓦小时,增长3.4%。水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54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96.1%,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51万公顷。机电井累计达到15492眼,其中已配套15492眼,配套率达到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00家,新增5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006095万元,比上年增长39.73%;工业增加值912650万元,增长24.66%。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123054万元,增长44.47%;集体企业11871万元,下降0.22%;股份合作企业15417万元,增长9.95%;股份制企业2082746万元,增长23.9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46259万元,增长114.5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26748万元,增长131.07%。轻工业产值1445705万元,增长23.63%;重工业产值1560390万元,增长58.91%。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48.1:51.9。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46333万元,比上年增长52.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8%,比年初提高2.9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减(±%)

原煤万吨366.73.24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13.8-1.43

自来水生产量万吨14392.93

方便面万吨197.95

丝吨36434.78

机制纸及纸板万吨143.620.98

焦炭万吨179.6473.80

输送带万平方米623.6331.02

水泥万吨23.82.59

汽车配件万件879.82.90

日用玻璃制品万吨8.315.28

大中型拖拉机台888847.08

成品钢材万吨37.522.95

联合收获机台1165032.36

运行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1714万元,增长39.5%;利税463027万元,增长33.8%;利润341056万元,增长32.8%;亏损面9.0%,下降4.0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994万元,下降56.3%。总资产贡献率21.03%,下降0.5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31.19%,提高1.3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54.97%,下降3.6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06次,加快0.03次;全员劳动生产率134872元/人,增长6.66%;产品销售率98.64%,提高0.2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1.66%,提高0.73个百分点。工业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9家,比上年增加6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8家,增加1家。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到20家,年末从业人员达到9473人,完成建筑业产值21.3亿元,增长10.2%;实现利税0.72亿元,增长18.0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71.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0.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3046万元,增长31.5%。按建设性质分:新建项目投资完成442215万元,扩建项目投资完成284383万元,改建项目投资完成65057万元。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工程投资270131万元,安装工程投资81412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442101万元。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6170万元,占规模以上投资额的0.7%;第二产业投资670161万元,占规模以上投资额的80.4%,其中工业投资66.7亿元,占规模以上投资额的80.1%。第三产业投资156715万元,占规模以上投资额的18.9%。全年在建项目291个,其中过500万元项目126个;过亿元项目19个;过10亿元项目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