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汶上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业获得较快发展。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到101.32万人次。 七、 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继续强势增长。全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64007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7057万元,比上年增长35.2%,增幅列全市第一位。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4%。国税、地税全年实现两税收入61645万元,同比增长41.3%。其中国税收入42024万元,增长55.7%,地税收入19621万元,增长18%;全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1273万元,比上年增长28.2% 。其中,教育支出24045万元,比上年增长84.7%, 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215万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490350.58万元,比今年年初增加90542.2万元。其中企业存款48186.07万元,比今年年初增加14966.27万元;居民储蓄存款380106.11万元,比今年年初增加57243.96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2386.91万元,比今年年初增加48681.35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74427.43万元,比今年年初增加15253.3万元;中长期贷款32375.78万元,比今年年初增加4879.22万元。 保险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县全年保费收入9861.6万元,增长3.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45.6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210万元,寿险保费金额6706万元。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4202.5万元,增长86.6%。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1303.5万元;寿险给付金额2009万元;人身险给付金额890万元。 八、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16.5公里,增长11%。其中县乡公路通车里程1200公里,占全县通车里程的91.2%;全县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623万吨,比上年增长6.3%,货物周转量39618万吨公里,增长7.88%;客运量284万人次,增长9.65%,客运周转量23171万人公里,增长16.5%。 邮电通信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年末全县交换机总容量119312门,增长了1倍多。其中农话交换机总容量108784门,市话交换机总容量10528门。全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4161户,其中市内固定电话用户18729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95432户,小灵通用户数达到13400户;移动电话用户39856户,联通用户37499户,比去年增加3314户,增长9.7%;全县互联网用户7379户;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820.6万元。其中移动业务量5360万元,增长36%。电信业务量5536万元,增长10%。联通业务量1028.8万,增长23.4%。邮政业务量1895.8万元,增长14.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1%,普通中学在校生50710人,其中高中生14050人,初中生36660人;专任教师2094人,其中高中1377人,初中717人;小学在校生65777人,小学专任教师2972人。全年在园幼儿10810人,专任教师565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人数64人,专任教师11人。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取得新的成绩。 全年全县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206件,比上年增加了74件。其中,每10万人专利申请27件,超过“十一五”末规划目标(8.5件)。全年授权专利150件,较上年增加了85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 1个,博物馆1个,其中纪念馆1个,文物保护机构1个。广播电视覆盖面继续扩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医疗水平稳步提高。 2007 年,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8个,其中:综合性医院2个,6个中心卫生院,9个卫生院,6个社区门诊。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1403人。其中,执业医师442人,执业助理医师155人,注册护士378人。实有床位1158张。群众就医条件和医疗质量大为改善。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有新的提高,在参加全国比赛中,获金牌1枚,铜牌1枚;在参加全省比赛中,获铜牌3枚;在参加全市比赛中,获金牌26枚,银牌19枚,铜牌15枚;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在全市继续保持较好位次。 十一、资源、环境 城市化进程加快。“绿亮清”工程继续实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我县城区面积扩大到4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完成绿化工程建设投资895万元,绿化覆盖率达到33%,人均拥有公共绿地29.9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达到490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共计691盏,路灯总数达到7320盏,安装路灯的道路长度达到44公里,较上年新增13公里。完成市容环境卫生投资90万元。07年县城客货出租车车辆227辆,新增车辆15辆。新建改建城市道路35条、102公里,城区全年新增道路6公里,面积20万平方米,道路总长度达125公里。城区基本形成了“二环、四纵、六横”的道路交通体系;供水管道长度为38公里,供气管长度达到24公里;排水管长度为46公里,较上年新增长度10公里。 大力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2007 年建设了文化广场和圣泽广场两个广场,城市绿化较快发展,新增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6万平方米;高效能管理城市,拆除违法建筑5600平方米。快速提升城市品位,全面提高城区居民生活水平。完成了长乐湖花园小区、圣泽商务综合广场、宝相寺景区、北辰小区、朝晖小区、路林新村的拆迁工作。 加强环保功能县建设 ,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县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340天。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90吨。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年末全县总户数198543户,总人口(常住人口)为757855人,暂住人口547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4‰,自然增长率为4‰。 2007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数24513人。全年全县新增就业再就业8410人,下岗再就业人数达到26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55元,比上年增长21.2%。农民人均纯收入4852元,比上年增加586元,增长13.7%;随着政策性调资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007 年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749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6%。其中,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9262元,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2754元。 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 2007 年,我县社会福利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986人、840户。全县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保险的参保覆盖面逐步扩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不断增长。其中: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127人,征缴基金1467万元,大病统筹保险157万元;参加城镇居民工伤保险的人数达到19497人,保险金额达到118万;全县全年参加社会保险基金的人次达到12万人次,社会保险基金征缴1.8亿元,发放1.4亿元;征缴全县养老保险金足额发放率保持100%。2007年末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共计10667户,2275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9796户,20190人。全年累计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2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