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坛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0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1.72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62平方公里,全年建成经十路、环湖北路、华城中路东延、下塘河滨河路、汇贤路等道路;实施了东二环、西门大街、沿河东路道路黑色化改造工程;完成了五中桥、峨嵋桥、滨河桥和汇贤路小坵河桥工程。城市绿化全年投入资金近8000万元,南洲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全年新增绿地52公顷,提升改造绿地29公顷。完成了春风新村、河滨新村、华城新村等9个老小区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基本完成了愚池公园二期、电胜河二期景观工程;水环境治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区域联网供水工程东部地区管网基本建成,金州水务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南二环等污水管网建设及接管工程加快推进。2008年,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省级技术考核。 五、交通和邮电业 现代物流平稳发展,运输能力日益提升。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763.6公里,内河航运里程达301.8公里,交通系统全年完成货运量271.2万吨,下降18.7%,货物周转量4.69亿吨公里,下降18%;完成客运量719.1万人,比上年下降4.1%,旅客周转量3.6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8%。2008年交通系统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1亿元。主要完成了241省道金坛段工程;拓宽了社罗线、登冠至荣炳、直东线、直茅线等7条市镇等级公路;完成了儒柚线、340省道老线段11公里改造工程。丹金溧漕河改造工程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待审查阶段,第二期征地拆迁已全面启动;完成了通济河二期驳岸工程和通尧河直溪至沈渎段土方疏浚专项工程。 邮电通信能力不断提高。电信公司以社会信息化为契机,实施聚焦客户战略,落实品牌建设,推进业务与服务转型,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求。全年完成业务总收入1.5亿元,增长4.2%,全年新增电话用户8478户,累计达到17.3万户;新增宽带用户1.29万户,累计达到4.7万户;全年建成三个三星级农村信息化示范镇,电子政务平台覆盖七镇一区,全年新增我的e家和商务领航2.16万户,累计达到3.5万户。邮政系统以务实的作风,开拓的思维和完善的服务,自负奋进,自加压力,不断拓展新市场,全年完成业务总收入4701万元,增长3.1%。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06亿元,增长21.1%。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市区商品零售额达51.82亿元,增长23.4%;市以下商品零售额为30.24亿元,增长17.3%。分行业看:批发业10.33亿元,增长28.4%;零售业60.11亿元,增长18.3%;住宿业5417万元,增长6%;餐饮业10.3亿元,增长32.5%;其他行业零售额7694万元,增长20%。 旅游经济稳定发展。2008年以成功举办“迎奥运茅山登山节”、“南洲公园愚池公园二期开园迎国庆大型灯展”、“第二届龙虾垂钓节”为契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市旅游总收入30.29亿元,增长1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0亿元,增长14.9%,旅游创汇收入500万美元,增长21.5%。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32万人次,增长23%,接待入境旅游者0.57万人次,增长14%。全市十一家旅行社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4233.5万元,下降10%;累计组团4.91万人次,10.55万人天。全市七个景区(点)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372.3万元,增长40.1%。南洲公园、奥金鳄鱼乐园的主门楼和综合表演区、尧塘公路花园的花木产业商务楼和盆景大卖场、盛天农业生态观光园的拓展训练区和彩弹射击区、儒林水城的滴水瀑布和沧浪亭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投入运营。 七、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克难求进。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1家,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4%;实际到帐外资2.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8%。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共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12.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5%,其中出口总额10.45亿美元,增长67%。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提升。全年完成外经合同额1.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外经营业额963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2%。 开发区建设有新成效。在宏观经济发展逐步趋紧的条件下,开发区坚持在挑战中抓机遇,在困难中谋发展,突出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特色园区和品牌园区建设,2008年新批进区企业218家,成功引进了江苏威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金谷雨太阳能电池有限公司、金坛东祈生物有限公司、金坛平畅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和金坛飞叶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等11家外商投资企业。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2.74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23亿美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健康协调发展,存贷规模较快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8.74亿元,比年初增加35.17亿元,比年初增长22.9%;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9.09亿元,按同口径比年初增加19.41亿元,比年初增长19.4%。在各项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余额36.18亿元,比年初增长6.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7.51亿元,比年初增长26.3%。全年人民币现金收入575.46亿元,下降1.09%;人民币现金支出596亿元,下降0.93%,收支相抵累计净投放20.54亿元。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56亿元,其中寿险3.66亿元,财险0.9亿元。赔款给付9141.5万元,其中寿险1236.7万元,财险7904.8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制订实施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全面落实科技优惠政策,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科技型农业企业2家;全市立项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90余个,新增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申请专利800余件;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亿晶、华钛2家企业获准设立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亿晶光电被科技部命名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立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已有9家企业入驻创业;金坛光伏产业园、金坛茶叶科技园分别被批准为省级特色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科技园,红太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创成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产学研活动有效开展,成功组织“金坛—中关村科技人才对接洽谈”等多次较大规模的产学研活动,达成合作协议 61项,建立了上海交大—常州亿晶光电光伏联合研究中心;人才引进工作成绩显著,年内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54名,其中海外人才32名,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培养对象11人,常州市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签约6人。2008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投入27.2亿元,增长41.1%;规模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4.2亿元,增长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