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天宁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10 常州市天宁区统计局

2007年,全区人民在中共常州市天宁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打造“五大高地”的总体部署, 以“重大项目推进年”、“城市管理推进年”、“作风建设推进年”为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诣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继续改善。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10亿元,下降35.5%;第二产业增加值63.45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62.69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58.72亿元,增长28.8%。产业结构进一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0.1:54.4:45.5调整为0.1: 51.9: 48.0,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地方财政实力也同步增强,财政总收入达到40.4.亿元,比上年增长38.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1亿元,增长20.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4.0%。财政的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支出7.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2亿元,比上年增长48.0%;教育支出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工业]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区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0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5.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1.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8.85%。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20.95亿元,增长25.9%;重工业完成产值104.61亿元,增长15.4%。民营工业经济全面增长,其中私营工业、;外商及港澳台资企业完成产值224.93亿元,增长19.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2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实现利税16.99亿元,增长47.2%;实现利润10.07亿元,增长49.5%,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2%。

规模企业数量增加,支撑作用明显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列统企业达到487家,比上年净增41家。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80家,比上年增加19家;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达4家,比上年增加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区工业的80.8%、81.4%、87.0%和88.6%。

工业经济总量居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纺织、机械、服装、化工、建材,

建材五大行业全年完成产值138.32亿元、63.28亿元、56.09亿元、21.94亿元和9.07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工业的42.49%、19.44%、17.23%、6.74%和2.79%。以源畅光电、亚玛顿光伏玻璃为代表的光伏产业雏形初现,伊顿森源电气、西电帕威尔电气等机电项目加快发展,旭荣针织、黑牡丹纺织运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纺织取得新的成效,为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36675

-7.42

火电

万千瓦/小时

36675

-7.42

57914.26

155.91

万米

27667

30.42

棉布

万米

24475

34.85

混纺交织布

万米

1597

3.7

纯化纤布

万米

1595

4.66

印染布

万米

16488

-3.15

服装

万件

7042

-5.65

家具

117163

20.65

木制家具

91963

23.54

软体家具(包括床垫、沙发)

24910

9.89

纸制品

572

-36.51

颜料

968

6.02

塑料树脂及共聚物

803

79.24

塑料制品

7409

-27.08

泡沫塑料制品

3627

-53.65

日用塑料制品

521

-17.95

锁具

万件

67

97.06

轴承

万件

1538

12.92

小型拖拉机

17630

64.31

交流电动机

千瓦

29497

32.97

变压器

千伏安

1798810

36.8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达到100.13亿元, 比上年增长33.7%。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96亿元,比上年下降33.96%; 服务业完成投资74.17亿元, 增长113.75%, 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成74.1%。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二产结构得到优化,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占二产的比重为28.04%,比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 开发总量继续增加,供应结构有所改善。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0.32%。年底在建商品房施工面积达306万平方米,比上年未增长63.64 %,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4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8.2%; 本年竣工面积67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97.06%。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6.5亿元, 销售各类商品房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0%; 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31万平方米, 比上年下降70.86%。

[服务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贡献份额不断提升。全区实现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341.69亿元,利税总额5.39亿元,利润2.8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5%、52.6%和74.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GDP的贡献率、主营业务收入占社会经营总收入的比重分别达48.0%、59.4%、和45.9%, 比上年上升了2.5、8.2和5.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3.8亿元, 比上年增长18.3%, 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2.2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均位于全市第二位。服务业功能布局不断得到优化,形成了以文化宫、红梅公园为核心的城市商务商贸板块;青洋路、中吴大道沿线的物流板块;兰陵、红梅等相关区域生态居住区城市次中心商业板块。品牌企业不断成长,麦德龙、欧尚等世界著名企业开业,大娘水饺、红星家俱、丽华快餐等一批知名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大润发超市零售额达到5.38亿元,继续保持全市大卖场单体店零售额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