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天宁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10 常州市天宁区统计局

2006年,全区人民在中共常州市天宁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为引领,克难求进闯新路,励精图治创新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小康目标胜利实现,为“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65%,高于全市7.45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16亿元,下降33.91%;第二产业增加值54.39亿元,增长20.11%,其中工业增加值54.09亿元,增长20.20%;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45.58亿元,增长26.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3: 55.5: 44.2调整为0.2:54.3:45.5,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地方财政实力也显著增强,财政总收入达到3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72亿元,增长18.74%,一般预算财政支出5.89亿元,增长15.03%,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30.70%。

[农业] 生产规模逐年减少,示范特色更加明显。受城市化推进和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影响,农业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生产规模逐年减少,产业格局在调整中谋求新的发展思路。以环境和示范园区建设为切入点,取得了显著效果。2006年,粮食作物产量838吨,同比下降41.0.3%;农业总产值4195万元(现行价),同比下降35.75%。

主要  农 产 品 产 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06年实绩 05年实绩 同比增长%

粮食作物 吨 838 1421 -41.03

油料 吨 90 63 42.86

蔬菜 吨 13160 18590 -29.21

生猪出栏 万头 1.84 1.99 -7.54

鲜鱼 吨 100 168 -40.48

家禽出栏 万羽 18.10 62.93 -71.24

2006年我区农业围绕“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方针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突出工作重点,主动适应调整,重点做好“放心肉菜粮”工程的实施。一是常州市蔬菜研究所的现代化温室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示范推广项目,重点发展无公害果蔬高效栽培技术和绿色果蔬、有机果栽培技术为主,示范推广特色果蔬新品种5个、新技术2项,进一步提高了设施栽培果蔬的技术水平。二是勤丰园艺一场的优质安全蔬菜规模配送中心基地建设,围绕年300万公斤净菜配送中心项目建设目标,加大实施力度,取得明显成效。推动了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进而在技术、品种上带动周边农民,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6.77%。从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完成40.41亿元,其中工业投入完成3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8%;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加,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4.70亿元,增长39.64%。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达46.21%。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二产结构得到优化。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37%;占二产的比重为14.15%,比上年提升7个多百分点。

[房地产业] 开发总量迅猛上升,市场需求依然活跃。房地产开发呈现建设规模持续扩张,市场销售依旧旺盛、供求状况有所改善、空置面积逐月下降的格局。全区在建设商品房施工面积达1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69%,其中新开工面积51万平方米;本年竣工面积3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商品房竣工15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0万平方米,增长7.5%,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45.7万平方米,增长17.78%。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44844平方米,其中:空置1-3年的面积为13151平方米。

[工业]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迈出新步。全区完成现价工业产值359.19亿元,比上年增长26.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6.28亿元,比上年增长25.24%。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产值175.56亿元,重工业完成产值90.68亿元,分别增长18.45和40.83%,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产值66.62亿元,增长27.25%,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142.30亿元,增长29.25%。全区工业用电达7.6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88%,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9%,实现利润6.74亿元,比上年增长4.35%,电力装备园启动建设,美国伊顿、西电帕威尔等一批先进输变电制造企业相继入驻工业园区,对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规模企业数量增加,重点企业运行良好,全区纳入统计的规模企业共446家,比上年增加28家,其中超亿元企业61家,比上年增加1家,江苏省老三集团成为我区首家产销超15亿元的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39614 8.73

火电 万千瓦/小时 39614 8.73

纱 吨 22631 -18.97

布 万米 21214 30.78

棉布 万米 18150 37.56

混纺交织布 万米 1540 -9.88

纯化纤布 万米 1524 15.63

印染布 万米 17025 -7.45

服装 万件 7464 54.73

革皮服装 万件 5874 -92.68

家具 件 97106 6.39

木制家具 件 74437 15.77

软体家具(包括床垫、沙发) 件 22669 -15.97

纸制品 吨 901 -44.31

颜料 吨 1030 -7.04

塑料树脂及共聚物 吨 448 -24.71

塑料制品 吨 10161 21.17

塑料管(棒)材 吨 1701 38.18

泡沫塑料制品 吨 7825 16.69

日用塑料制品 吨 635 41.43

锁具 万件 34 -17.51

轴承 万件 1362 28.72

小型拖拉机 辆 10730 -22.42

农业运输机械 辆 380 38.69

自行车 辆 23702 9.48

交流电动机 千瓦 22184 10.14

变压器 千伏安 1314895 26.7

[服务业]服务业增势迅猛,发展业态、档次规模全面提升。全区实现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243.21亿元,服务业利税3.53亿元,服务业利润1.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29%、50.01%和49.9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超百亿元, 达113.10亿元, 比上年增长16.10%, 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1.4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均位于全市第二位,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社会经营总收入的比重分别达45.5%、40.4%, 比上年上升了1.3和3个百分点。九洲环宇商务广场、嘉宏世纪广场、大成大厦等一批大型综合楼宇相继建成开业,长三角有色金属物流中心、淮都金属城等物流项目加快推进,麦德龙、欧尚、国美、新华海、五星等一批国际国内大型商贸集团成功引进,楼宇经济、卖场经济、现代物流、品牌连锁经营迈上新的台阶,为天宁服务业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