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天宁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文化体育]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天宁广场文化活动向纵深推进。新建全民健身活动点34个,使城区58个社区100%建有健身点,承办了龙城旅游节“五一”广场文艺活动,组织10场广场文艺展演。组织实施了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汇总结果显示,全区共有体育场地551个,场地面积为43.3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场地236个,场地面积28.5万平方米,非标准场地315个,场地面积14.8万平方米。 [卫生]全区卫生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为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医疗机构282个,其中二级医院1所,工矿企事业医疗机构15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村卫生室38个,个体诊所54所,乡卫生院所设门诊9个,病床床位数300张,拥有卫生技术职称人员523人,其中医生305个,护师,护士218人(不包括工矿保健站及个人诊所)。我区在全省被首批授予“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区妇保所作为全市首家获得卫生部颁发的“甲等妇幼保健所”称号。全区共有40266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6%。一、二级医院门诊总量69913次,出院病人4427人次,分别比去年增加11.2%、9.6%。业务收入达6690万元,同比增长13.2%。 [社会福利与救助]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全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773户,共3743人,共计发放保障金526.6万元,比上年度增加305户,共554人,增发保障金107.7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99户,共504人,发放保障金42.3万元,比上年度增加70户,共199人,增发保障金20.72万元。年末拥有老年福利机构16家,有床位677张,收养老人466人,其中五保供养老人33人,集中供养率达94%。2004年全区共募捐现金113万元,衣被28万多件支援灾区。福利企业新安置86名残疾人就业,全区福利企业接收残疾人总数达1100名。15个法律援助中心(站),共接受法律咨询人数410人次,受理援助案件134件,结案130件,比上年增长8%。 [社区建设]社区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区专门组建社区建设办公室,统筹协调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各项日常事务,社区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和工作力度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2100余万元新建、改造兰陵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15个规模较大,设施较全,标准较高的社区服务项目。全面推进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全区社区居委会干部平均年龄42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92%以上,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23%。切实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社区工作经费和居委会干部待遇。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区活力更加显现,新创4个市级示范社区。共建活动蓬勃开展,区级机关及216个辖区单位与各社区结对共建,共驻一域,共建社区,共享资源的氛围进一步形成。 三、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04年出生人口为3107人,出生率为8.25‰,死亡人口1882人,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3.25‰,计划生育率99.9%,区计生局获得“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省级先进集体。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77820人,比上年增长6.7‰,净增人口2517人,总户数126635户,男女性别比为100:100.6。 [就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全区净增城镇就业人员15000人,再就业培训5200人,实现就业安置10117人,其中帮助近3000名援助对象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工作有了新突破。全年企业社会养老保险扩面35248人,完成市扩面目标的117.4%;医疗保险扩面27107人,征缴养老保险基金17057万元,累计为全区9603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7848万元,截止12月,全区参保单位3456户,参保人员56368人。 [人民生活]居民收支稳步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全区城镇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375元,比上年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67元,比上年增长13.8%,农村居民人均收入7350元,比上年增长11.27%。 四、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共新建道路8条5万平方米,压缩式垃圾转运站1座,改造旱厕56座,建成了全市第一座环保型公厕;大力实施防洪保安工程和水环境治理,疏浚河道7条11.4公里,改造排涝泵站7座,共建和整治石驳护岸及砼防洪墙2.75公里;雕庄东南开发区新增1万吨污水处理工程竣工投运。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共完成常澄路、312国道南移等工程拆迁3500多户,总建筑面积达24万多平方米,植树11万株,新增绿地15.9万平方米,圆满完成167万平方米老小区整治,新增景点21处,健身场地22处,小区配套用房1400平方米。城市管理力度继续加大,出动执法人员1.3万余人次,纠查各类违章1万余起,推行环卫管理质量认证,全区主干道清扫面积达104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3.68万平方米,封堵破墙开门2000多处。 [环境保护]突出治理重点,实施综合整治,全区环保设施运率达98.8%,主要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98%以上。加大了对纺织印染企业搬迁的督促和协调力度,对城区150家三产污染企业分别实施了综合治理,消烟除尘设施正常运转率保持在98%以上。环境噪声控制在功能区标准以内,城区建筑施工噪声申报率保持100%。全年处置工业固废4222吨,医疗垃圾4.5吨,已有14个社区通过区级“绿色社区”验收,1个社区通过省级“绿色社区”验收,9家企业通过区级“绿色企业”验收,14所学校(幼儿园)建成“绿色学校”(幼儿园),其中省级5所、市级4所、区级5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