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杜尔伯特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县委十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牧业强县、旅游大县、生态名县”建设进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年实现杜尔伯特县生产总值32.25亿元,同比增长13.9%,全口径税收收入实现49707万元,同比增长2.3%。 一、 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 2007年,畜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多元化格局稳固发展,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22.7亿元,同比增长7.2%。 农业全年实现产值65425万元,全县粮食产量26.03万吨,比上年下降26.7%。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比上年±% 粮食总产量 万吨 26.03 -26.7 水 稻 万吨 7.5 12.6 玉 米 万吨 16.4 -24.7 大 豆 万吨 0.4 -68.6 薯 类 万吨 0.1 -57.1 油 料 万吨 0.3 -54.8 蔬 菜 万吨 2.5 44.9 坚持走多元发展、提质增效之路,健全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3.9%,今年实现产值145100万元,同比增长13.4%。 主要畜牧存(出)栏和畜 禽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比上年±% 大牲畜年末存栏 头 179237 6.1 # 奶 牛 头 135065 12.4 黄牛及肉牛 头 35529 -20.7 猪年末存栏 头 86115 48.6 羊年末存栏 只 130334 16.6 家禽年末存栏 百只 10525 90.3 肉类总产量 吨 20409 -8.6 # 猪肉 吨 5176 -4.7 牛肉 吨 6678 -16 羊肉 吨 1389 -11.5 禽蛋产量 吨 3499 2.1 牛奶产量 吨 330003 10.3 绵羊毛产量 吨 565 -4.2 猪出栏 头 64662 -4.9 家禽出栏 百只 29031 4.6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大了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今年实现林业产值3200万元,今年共造林4533公顷,幼林抚育11465公顷,木材产量为7569立方米,建设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54534公顷。 今年实现渔业产值13150万元,水产品产量22050吨。 二、工业 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以德力戈尔工业园区为核心,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实现工业增加值12.7亿元,同比增长14.6%,销售收入实现27.3亿元, 同比增长13.9%,利税总额实现4.25亿元, 同比增长11.1%。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3.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工业增加值10.6亿元,同比增长15%,销售收入实现22.4亿元,同比增长11.4%,利税总额实现39301万元, 同比增长8.3%。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713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5%。全年实现建筑业产值8733万元,同比下降13.9%。 四,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912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6.5%;客运周转量9316万人/公里,同比下降5%。 通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99万元,同比下降3.3%,其中邮政总量完成1743万元,订阅报刊143万份,发送函件11.2万件,收寄特快专递1.6万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0617户(无线市话用户3789户),住宅电话用户45401户,互联网用户3640户,移动电话用户60712户,小灵通用户4475户。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我县消费品市场运行良好,市场购销两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总额63264万元,同比增长7.9%。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实现57139万元,同比增长9.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实现5596万元,同比下降6.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上涨趋势。全县零售物价指数102.7%,比上年增加1.2百分点,消费物价指数103.8%,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66338万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本级一般预算收入20533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49707万元,比上年增长2.3%,财政总支出65803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县一般预算支出48568万元,比上年增长28.5%。 金融业平稳运行。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53645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各项贷款余额为109522万元,比上年增长4%。城乡储蓄额实现110827万元,同上年增长8.5%。 七、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 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台 4座。 卫生事业得以巩固和发展。全县有医院、门诊、等各种医疗卫生机构18所,病床位 456 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463人。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 101 所,教职工 2946 人,其中:教师 2601 人,小学以上在校学生 31636 人。 八、人民生活 职工工资人均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年末在岗职工人数15622人,比上年增长1.1%,在岗职工工资20859万元,同比增长18%。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3481元,同比增长17.3%。 据抽样调查资料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34元,同比增长10.2%,农民人均收入3970元,同比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9.99平方米。 九、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25.3万人,其中:县城人口6.5万人,农村人口18.8万人。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保持较低水平。全年出生人口2728人,出生率9.31‰,死亡人口871人,死亡率为4.16‰,自然增长率为5.14‰。全年生育符合政策率达95.72%,综合节育率达94.85%,独生子女领证率为5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