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新昌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昌县统计局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雨雪灾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保增长、调结构、促和谐,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稳定发展。全县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民生继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171.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98.20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61.12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去年的7.1:57.8:35.1调整为7.1:57.3:35.6。全县人均GDP为3.9万元(折合5668美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同比增长12.4%。 200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5亿元,增长22.6%。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9%,居住类上涨6.1%,消费品价格上涨7.0%,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6.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6%,其中化肥价格涨幅高达45.4%,饲料价格上涨20.6%,农药价格则下降了0.7%。 年末全县有各级职业介绍机构12个,共开展“周三劳动力交流会”52次,入场招工企业6991家次,提供就业岗位9877个次,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0501个,实现再就业3651人,介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0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6.41万人,比上年减少0.51万人。其中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减少0.06和0.53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加0.08万人。第一、二、三次产业就业比例由上年的30.1:45.0:24.9调整为30.4:43.9:25.7。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2008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增幅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329公顷,比上年增长5.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720公顷,粮食总产量7.1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2.2%和8.3%。粮经种植比例由上年的47.4:52.6调整到50.3:49.7,粮食种植比重增加2.9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面积增长9.4%,其中油菜籽面积增加15.7%,产量增长18.0%;蔬菜播种面积4961公顷,减少9.4%,产量减少12.6%;药材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17.9%和22.2%。 2008年茶叶采摘面积增加2.2%,全年产量增长2.0%,其中春茶产量为3156吨,增长2.4%。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吨 71227 8.3 油 料 吨 8883 8.8 花 生 吨 3999 -0.6 油菜籽 吨 4834 18.0 蔬 菜 吨 156838 -12.6 板 栗 吨 4415 2.5 笋 干 吨 1198 8.2 茶 叶 吨 6016 2.0 水 果 吨 35692 4.7 生猪存栏 万头 4.65 12.0 肉类总产量 吨 5368 1.9 禽 蛋 吨 1758 1.4 蚕 茧 吨 1072 -26.6 水产品产量 吨 2600 21.7 2008年完成林业总产值15664万元,同比增长13.4%,完成造林面积219公顷,全年新增育苗面积47公顷。全县板栗产量4415吨, 增长2.5%。笋干产量1198吨,增长8.2%。 附表1 主要农产品产量 2008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20954万元,比上年增长0.1%。年末生猪存栏4.65万头,比上年增加12.0%;肉类产量5368吨,比上年增长1.9%;禽蛋产量1758吨,比上年增加1.4%。全县桑园采摘面积减少75公顷,饲养量减少7637张,蚕茧总产量1072吨,比上年下降26.6%,其中春茧减少16.6%。 渔业生产继续平稳增长。2008年实现渔业总产值2383万元,同比增长36.7%。水产品产量为2600吨,增长21.7%。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8年全县水利总投入资金15181万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0亩,水土治理面积14平方公里。年末农田有效实灌面积12.55千公顷。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9266吨,增长3.9%,农膜使用量298吨,增长10.4;农村用电量31465万千瓦小时,增长4.0%。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实施农村自来水改造工程,改善3万人饮用水条件;整治河道河沟43公里,新增通村公路48.3公里,硬化村庄道路45万平方米,公路通村率达到98.8%。全县有3个村通过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验收,4个村通过市级环境整治示范村验收,新建新农村电气化村3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8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92.43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60.4亿元,比上年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81.19亿元,增长12.5%,出****货值10.54亿元,增长32.0%,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37.9%,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7492 -69.8 罐头 吨 25819 9.3 精制茶 吨 4841 -10.3 丝织品 万米 1327 -21.5 服装 万件 1365 74.4 轴承 万套 24746 6.2 弹簧 吨 2943 2.6 机制纸板 吨 4255 -12.4 化学原料药 吨 79060 -11.7 塑料制品 吨 95566 4.6 风机 台 23116 -0.2 内燃机 万千瓦 411 -10.6 金属切削机床(数控) 台 444 -12.9 附表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到7.1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购置技术成果费用2293万元,同比增长33.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23.25亿元,比上年增长7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8.74%。新产品产值11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9.1%,新产品产值率为41.0%,比上年上升5.0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7%。其中医药制造业利润19.9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倍;纺织业利润5637万元,增长89.6%;通用机械制造业实现利润7.55亿元,增长6.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1.63亿元,下降28.0%。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77%,比上年减少0.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亏损率比去年下降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6.92%,提高19.0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增加0.0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6.12个百分点。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指数为314.58分,比上年上升60.14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