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永泰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抢抓机遇,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3.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0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1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有所调减,第二产业发展稳定,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增势。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4.7∶23.6∶31.7调整为43.9∶23.6∶32.5。 财政总收入15580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0343万元,比上年增长20.6%;财政支出30818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国税部门收入1439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地税部门收入3845万元,比上年增长23.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2.7%,消费品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3.2%。 分类 指数 1、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 102.7 其中:食品类 104.9 饮料、烟酒类 100.2 衣着类 99.4 家庭、设备用品、维修服务类 102.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102.5 交通和通讯类 102.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97.0 居住类 102.6 2、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 103.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有竞争力的企业较少,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产业化程度不高,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仍较困难;安全隐患仍然存在,社会治安状况仍需进一步改善。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4%,其中:农业产值12.48亿元,增长4.35%;林业产值4.39亿元,增长6.54%;牧业产值3.3亿元,增长7.52%;渔业产值1.93亿元,增长3.95%。 粮食播种面积为344236亩,比上年减少247亩;蔬菜播种面积172650亩,比上年增加11201亩;水果播种面积217024亩,比上年减少913亩。粮食产量131768吨,比上年增产1.83%;蔬菜产量280540吨,比上年增产5.80%;水果产量64863吨,比上年减产14.23%。 肉蛋奶总产量23566吨,比上年增长8.29%。肉类总产量20371吨,比上年增长7.71%;禽蛋3070吨,比上年增长12.82%;牛奶125吨,比上年减少3.10%。 水产品产量4508吨,比上年增长9.42%。淡水鳗产量2750吨,比上年增长0.73 %。 全年植树造林面积41334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8409亩,人工更新面积24615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1.8%。 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06年(吨) 比上年增减% 粮食 131768 1.83 油料 2323 9.06 甘蔗 14059 0.07 茶叶 2722 11.19 水果 64863 -14.23 其中:李果 31589 -23.75 青梅 13920 -17.90 食用菌 6646 23.21 其中:香菇 3130 28.02 肉类 20371 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