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苍南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9 温州市苍南县统计局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2002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6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15个,生活资料市场58个,生产要素市场3个,实现成交额65.40亿元,比上年下降2.94%。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个,超10亿元的市场2个。

继续推进经营主体多元化和国际市场多元化,对外贸易继续增长。2002年全县外贸出口供货值达1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5%;自营出口快速增长,全年自营出口达44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9.59%。外贸出口经营主体迅速扩大,2002年共有11家生产企业获得出口自营权,全县累计共有23家。2002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家,合同利用外资239.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全年共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5亿元,全县交通公路里程达到565公里,比上年增加20.64公里。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2年全社会客货运输量分别达到1847万人次和520万吨,全年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达到88135万人公里和56014万吨公里。全年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72.31万吨,比上年增长62.24%。

信息产业继续快速发展。2002年全县邮电业务收入达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1%,邮电业务总量为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5%。年末城乡有线电话(含小灵通)用户达33.8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31.96万户,比上年增长15.51%;电话普及率由上年的36部/百人上升到2002年的54部/百人。年末国际互联网注册用户数达4.47万户,比上年增长23.93%。

旅游事业持续发展。紧紧抓住“中国民间艺术”旅游年的主题,抓好景区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风景旅游行业管理,全县风景旅游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游客量达到5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18%,全年风景旅游总收入达2.49亿元,比上年增长近一倍。

七、财政、金融、保险

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税监管,强化税收征管力度,大力组织税收收入,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200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71376万元,比上年增长19.94%;地方财政收入为38549万元,比上年增长28.25%;全年工商税收总收入为74841万元,比上年增长30.40%;全年财政总支出为65919万元,比上年增长42.04%。全年实现财政收支预算平衡。

金融机构继续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运行态势良好,金融总量快速增加,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对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为6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4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年末余额达40.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27%,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全部新增存款额达69.55%;微观经济主体运行良好,企业存款增幅回升,年末企业存款余额达16.24亿元,比上年增长25.56%,对公存款增势回升,年末财政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分别比上年增长41.28%和23.6%。各项贷款投放速度加快,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46.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3%,增幅比上年提高3.52个百分点,贷款增加额创历年新高。2002年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持续大收大支,全年现金收入达691.9亿元,现金支出达686.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40%和11.18%,实现现金净回笼4.98亿元,比上年增加1.74亿元,现金回笼势头趋快。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参加财产保险的企业304家,家庭8359户,承保额达42.9亿元,比上年增长42.81%;各类人身险新保人数达1.28万人。全年两项保险费收入达8989万元,比上年下降1.8%;处理财产险赔案3058件,支付财产险赔款3395万元,比上年增长79.53%;支付人身险赔款932万元,比上年下降12.2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全年教育事业费23826万元,比上年增长55.06%。全年教育总投入3.65亿元,比上年增长0.4%。2002年全县共有7.39万平方米危房得到排除。全年各类学校321所,其中普通中学76所、职业中学8所、小学237所,另有幼儿园319所。2002年度在校学生共214447人,各类毕业生4927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2%,巩固率达99.97%,初中入学率达98.81%,初中升高中比例达71.08%,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高中会考成绩稳步上进,及格率、优秀率居全市前列。2002年度高考全县有6905人上线,有5179人被高校录取,分别比上年增加1458人和1176人,并连续三年居全省县级单位第一,蝉联全市高考“九连冠”。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全县小学专任教师5203人,比上年增加571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占28.27%,比上年提高9.07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3557人,比上年增加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1.2%,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高中专任教师1293人,比上年增加48人,学历合格率达99.38%,比上年提高5.88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普通中学1:13;小学1:24。

继续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强化科技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队伍继续扩大,年末全县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13313人,比上年增加157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有3425人,比上年增加324人。全年共开发国家级、省级新产品7个,有4个项目列入省、市科技发展计划,另有6个项目被省科技厅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全县被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县级科技型企业31家。以网上技术市场为平台,加强科技合作交流,全县加盟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苍南分场的企业627家,征集技术难题137项,有25个项目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另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36位博士后与我县企事业单位进行面谈,共签订了11个科技合作协议,科技合作硕果累累。全年我县专利授权数78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外观设计专利63项。开创了技术创新新局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社会文化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四基”建设。全年共举办100多场文化演出活动,其中重大文艺演出20余场;精心组织一系列文化下乡活动。2002年全县有34个乡镇建成乡村电子信息馆,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成率达94.4%。继续开展印刷业专项整治,文化市场秩序有明显好转。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1250余人次,对1700余家印刷业主进行检查,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从89家压缩到19家,压缩率达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