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乐清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8 温州市乐清市统计局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年核定重点工程54项,总投资58.08亿元,计划建成11项,续建3项,新开工20项,前期20项。计划建成的11个项目中,除市区旭阳路延伸工程和万翁公路未按时竣工转入2003年续建外,甬台温高速公路(乐清段)、市电信综合楼、市第三中学、市电力调度中心、市电信局柳市分局电信楼、104国道柳市过境段改线、市人民医院迁扩建、虹桥至芙蓉公路、高速公路乐成互通出口接线等9个工程项目基本按计划建成。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运输能力不断增强。高速公路乐清段全线65.77公里建成通车,实现了全省四小时交通圈的目标。全年新建、改造路面、拓宽改建县乡公路共19个项目62.2公里,总投资1.38亿元。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654公里,高次等级路面占总公里数的81.1%,行政村通车总数885个,通车率达96.9%,公里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55.9公里。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猛。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8%;邮政业务总量4787万元,比上年增长15.1%;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49.3万门,比上年增长18.5%;年末电话用户数达33.3万户,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市内电话(含小灵通)11.6万户,增长135.3%;移动电话45.6万户,增长38.6%。

旅游事业发展较快。我市加大旅游设施投入,提高旅游环境质量,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旅游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4万人,其中外宾及港澳台胞4968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1.0%和6.3%。旅游业总收入达5.45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六、对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需求稳中趋旺。200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8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0.12亿元,增长13.2%;餐饮业在前几年的火爆之后,开始走向平稳,实现零售额7.91亿元,增长10.1%。集贸市场成交平稳,全市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43.60亿元,比上年增长4.9%。

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招商引资步伐加快。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市外贸部门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拓展国际新市场。200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出口总额2.31亿美元,增长35.6%。利用外资步伐加快。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家;总投资2133万美元,协议外资1215万美元,合同外资75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1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2%、201%、162%和1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02年,我市财税部门扩大理财领域,加强征管力度,大力组织收入,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全市财政总收入达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0亿元,比上年增长33.8%;上划中央收入10.14亿元,增长27.4%。地方财政总支出9.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8%。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2002年,我市金融部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监管,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投入。全市金融系统年末存款余额156.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37亿元,增长32.8%。各项贷款余额97.04亿元,增长28.9%。存贷顺差5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市现金收入951.01亿元,现金支出987.85亿元,货币净投放36.83亿元。保险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年承保额达438.81亿元,保费收入2.41亿元,赔款支出0.53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2年全市拥有公、民办中、小学校382所,在校学生20.60万名。其中高中14所,完中5所,职高14所,初中67所,小学282所。全市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比例达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比例达80.2%;普通高校上线人数5264人,上线率达7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全年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占市财政总支出的27.2%。全年新建扩建校舍5.3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危房1.2万平方米,消除了校舍安全隐患。

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果。全年共实施科技计划393项,其中农业计划168项,工业计划187项,社会发展18项,软课题20项。实施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3项,火炬计划11项,星火计划5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128项。民营科技机构以其灵活的研究方式和经营机制,迅速崛起,2002年审批创办了19家,全市现有民办研究所140多家,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专利工作有了新的突破,2002年获得授权专利621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实用新型专利253件,外观设计专利333件,累计达2647件,居全省各县(市)前列。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我市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市文化馆本着“繁荣乐清群文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宗旨,积极开展群文活动和文艺创作,在送文化下乡、配合我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宣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组织和协办大型文化活动7次,举办各类展览15期;市图书馆接待各类读者6.1万人次,外借书刊24.6万册,新购置藏量7793册,馆藏总量达16.4万册;市越剧团送戏下乡演出135场,观众达30万人次;演出管理站接待外来演出团体132个,组织演出840场;电影公司放映电影1272场,大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广播电视事业迈出了新的步伐。积极推进光缆联网,全市已有30个乡镇进入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全年新增安装有线电视用户9000户,目前已拥有有线电视终端用户20万户,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5%。进入光缆联网的电视用户可同时收看到中央台、有关省市卫星电视节目及本市的电视节目共30套,大大提高了有线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强了农村预防保健、卫生院等建设,积极发展中医事业,城乡防病治病能力有所提高。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4个,医疗床位1755张,卫生技术人员2724人,其中执业医师757人,执业助理医师339人,注册护士615人。全年提供门诊208.5万人次,住院36.5万床日。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继续提高,2002年新建水厂72座,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95.7%,远远高于全省83.1%的平均水平。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市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加强了体育设施建设。全年承办省级比赛2项,温州市级比赛3项,本市级比赛29项,并且举办了新世纪首届市全民运动会,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面开展。组队16个项目参加省运会比赛,获金牌66.5枚、银牌24枚、铜牌6.5枚,荣获全省金牌总数第二名;组队7个项目参加温州市年度竞技比赛,获金牌18枚、银牌29枚、铜牌15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