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井陉矿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紧紧围绕建设“石家庄市重化工业区”、实现经济社会“二次跨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全区经济呈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 全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96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7%。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921万元,比上年下降11.4%,占GDP的比重为3.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7176万元,比上年增长18%,占GDP的比重为66.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2868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占GDP的比重为30%。 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单位GDP能耗5.89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3.93%;单位GDP电耗1499.85万千瓦时/万元,比上年下降7.3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7.6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9.5%。 职工收入稳步提高。年末全区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5842人,同比增长0.2%;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为15279元,同比增长20.8%;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5272元,同比增长21.5%。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区共有10464名在岗职工参加养老保险。2912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养老金社会发放率为100%,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5260人,失业保险覆盖率为97%。年末全区共176个单位12000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4%以内。城乡特困家庭、特困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年末共有3295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97087人,比上年同期增长0.16%,其中:城区2.65万人,同比持平。全年人口出生率6.56‰,死亡率4.77‰,自然增长率1.8‰。 二、农业 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略有下降,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区在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同时,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农村经济保持相对稳定。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90万元,同比下降11.94%。其中:农业产值5116万元,同比下降7.69%;林业产值299万元,同比增长14.8%;畜牧业产值5313万元,同比下降15.43%;渔业产值142万元,同比下降30.73%。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872亩,同比下降7.1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782亩,同比下降5.81%,总产量15836吨,同比下降3.08%。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果品业生产整体状况良好,清凉山原种猪场、昊源苹果基地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21.4%,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 全年农村用电量1137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1.41%。 全区主要农产品产量: 品名 单位 2007年 比上年+-% 粮食 吨 15836 -3.08 油料 吨 134 -38.81 蔬菜 吨 25821 -9.74 水果 吨 6203 -0.35 肉类总产量 吨 2796 -14.39 其中:猪肉 吨 2145 -10.81 牛肉 吨 350 -20.09 羊肉 吨 91 -20.17 禽肉 吨 210 -12.5 禽蛋 吨 1700 -12.82 牛奶 吨 980 -20.71 年末生猪存栏 头 15000 -21.05 年末出栏肉猪 头 33000 -10.81 三、工业 全区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8499万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53365.4万元,同比增长43.4%,完成年计划的118.5%;实现利润26881.2万元,同比增长49.9%,完成年计划的123.9%;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7.9%。 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7年 比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