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晋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2-05 石家庄市晋州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围绕突出特色、工业优先、稳定农业、激活商贸、抓环境增效、促后劲的主题,积极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拓奋进,较好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经济目标,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一、综合

全市经济增速比上年加快,促进了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820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较上年增速低0.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完成增加值135367万元,比上年增长3.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1%;第二产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明显,完成增加值370191万元,增长16.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5%;第三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完成增加值242647万元,增长11.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4%。

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市总人口为517205人,比上年净增长10.09%,净增长4879人,人口出生率为13.87‰,自然增长率为7.73‰。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为446965人,占86.42%,非农业人口为70240人,占13.58%。性别比为103.4:100。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再就业进展顺利。年末全市县及县以上单位从业人员22694人,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8852元,增长6.55%。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854,增加546元,增长6.57%。

社会保障工作面进一步扩大,保障工作进一步深入。年末全市共有职工12930人参加养老保险,3120人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养老金社会发放率96.9%。年末全市共197个单位,25395人参加了医疗保险。2005年,全市有603户,累计2066人享受城镇最低保障救助,保障率为7.2%。我市现有老年公寓一所,床位26张,建立社区服务设施96个,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2005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政策鼓励、环境优化、产业扶持,全市注册个体工商户7593户,从业人员22779人;私营企业发展到1131户,从业人员12171万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3.14%。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农业

农业生产在政策效应下保持了平稳增长。2005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其中农业产值12.57亿元,增长2.77%;畜牧业产值12.78亿元,增长5.07%。全年粮食总产量为38.67万吨,增长4.7%。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生猪、奶牛、肉类和特种养殖快速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林总产值的比重达50.05%。优质果品逐年增加。农业产业化率由42.7%提高到46.5%。

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293158千瓦,比上年增长1.63%。农用运输车55706辆,增加423辆;当年耕地面积40582公顷;当年机械收获面积28400公顷,增长0.35%;化肥施用量(折纯)32485吨,增长0.24%;农药使用量967吨,增长3.87%。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全市工业以较快速度增长,且增速比上年有所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7344万元,比上年增长37.49%,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2152万元,增长73.35%;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3341万元,增长23.6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29581万元,增长60.93%。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全市工业产销率达92.8%;全市工业实现利税103359万元,比上年增长42.47%;实现利润62258万元,增长42.36%。国有企业完成产值28079万元,增长4.8%,集体企业完成53412万元,比上年增长27.06%,其它企业完成448542万元,比上年增长85.79%。

建筑业全年完成总产值74590万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74090万元,增长7.8%;竣工产值70329万元,增长10.8%;竣工面积247258万平方米,增长26.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围绕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投资拉动作用,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2005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大,发展速度快,基建投资占全部城镇投资的58.1%。计划总投资10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投资总额120000万元,同比增长32.3%,占城镇投资总额的54.5%,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

2005年,我市完成的基建投资的重大项目有:石家庄市裕龙汽车配件公司投资10000万元,完成7000万元。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2005年,我市积极贯彻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市场宏观环境运行良好,国民经济总体形式较好,给消费市场带来了有利的商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商品交易市场体系日臻完善,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优化市场结构,创新市场机制,提升市场功能,培育重点市场,使我市各类市场档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布局进一步合理。目前我市共有超亿元商品交易市场4个,其中消费品市场4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新世纪商城全年成交额达到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3%。

2005年全市市场物价总水平以及生产领域价格平稳。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市财政收入完成30248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977万元,增长17.38%,全市财政支出30924万元,增长26.23%。

金融业不断强化和完善服务功能,支持经济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41985万元,比年初增加68715万元,增长11.9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1204万元,比年初增加58172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4746万元,比年初减少14380万元。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共有技术贸易机构21个,民营科技企业35个,全市人才总数15120人,其中,中专以上学历人员13482人,乡村科技人才2355人,人才密度指数4.36%。

教育战线强化素质教育,扩大招生数量。全市普通中学32所,招生12787人,在校生39996人,毕业生14297人;职业高中3所,招生1880人,在校生4892人,毕业生1294人;小学175所,招生5000人,在校生38214人,毕业生10961人;市办幼儿园2所,在校生393人。社会办学进一步发展,私立中学6所,招生1344人,在校生5232人,毕业生1769人,特教学校一所,在校生6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99%,巩固率98.4%,普及率100%。